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教师管理

色彩温度力量担当 托起更美好的希望

发布时间:2020-09-11 16:00 浏览次数:

色彩温度力量担当

托起更美好的希望

——凤翔县特殊教育学校先进事迹

凤翔县特殊教育学校创办于2013年,乘着凤翔教育改革加速期的东风,踏上了凤翔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2020年秋季喜迁新址,开始了新特教、新形象、新目标、新作为的征程。学校现有在校学生48名,送教上门学生49名,在岗教师18名,从2013年成立之初的摸石头过河,到现在的教育教学工作熟练开展,从人员配备的专业程度高低不同,到如今的教育教学业务精湛,该校始终秉承着“倾心守望,爱润花开”的教育宗旨,以“给每个孩子最适合的教育,让每个孩子每天都有进步”为办学目标,让所有的特殊孩子进共享同一片蓝天。

一、党建引领,育人筑魂,办好有“色彩”的特教学校

近年来,该校全体教职工在校党支部书记、校长薛钊同志的正确领导下,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及各级教育大会精神,坚持党建引领教育教学工作思路,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的凝聚作用,持续推进标准化党组织建设,坚持落实了“三会一课”制度,将自由、平等、多元、宽容、协商等观念渗透于学校的每个管理环节,更好的管理好了全体教职工,加强了教职工的思想建设。薛钊同志定时围绕“牢记初心,不辱使命,奋力向前”、“做合格党员、合格教师,为党旗争光”等主题,对全体党员、教师做好了党课,使全体教职工牢固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恪守教育良知,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在大是大非面前,站稳脚跟、旗帜鲜明,经受得起大风大浪的考验,端正自己的工作态度,以积极的心态来面对自己的岗位。

学校多次积极开展了内涵丰富、意义深刻的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全体党员、教师走进冯家山水库纪念馆、紫荆村西府出击旧址等红色教育基地,既接受了一次次便捷又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和党性教育,又接受了一次次思想的洗礼、灵魂的升华、人格的锻造,更加坚定了共产主义信念,增强了“四个自信”,更进一步提高了教职员工的使命感、紧迫感,同时拓展了视野,增强了团结,凝聚了力量。学校注重了“三培养”机制的落实,着力从优秀青年教师中发展党员2名,充分壮大了特教党支部组织力量,为党员、教师做好了表率、树立了标杆,是全体教师一致认为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在言行上要始终对党忠诚,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在工作上要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加强师德修养,教书育人,立德树人,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光荣传统;在纪律上要永葆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争做“四有好教师”。

红色引领,筑梦育人。学校每学期一次以“弘扬红色文主题的国旗下的讲话;每学期看一部红色革命电影;班级每学期出一期红色革命教育黑板报;每年上一堂红色教育课,进行“红色”英模事迹宣讲报告,对学生进行榜样和励志教育等,旨在通过系列活动,让红色校园文化真正植根于师生心中。学校充分利用晨会、班会、校内外活动等途径有计划有针对地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诚信教育、感恩教育等,促进了学生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增强了学生体质,引领了学生“诚信、健康、快乐”地成长,竭力培养了“四能好学生”。

凤翔特教“色彩”突出,连年荣获市、县级“先进基层党组织”、“宝鸡市教育系统先进单位”、“宝鸡市巾帼建功先进集体”等称号10余次。

二、以人为本,呵护成长,办好有“温度”的特教学校

实践出真知,特殊教育教师的成长发展离不开鲜活陌生的教育实践。薛钊同志经常强调,特教教师时刻要以为师的初心,做蜜一样的老师,用“温度”唤醒生命。该校创办之初,学生中的自闭症、唐氏综合症、智力障碍者等,言行举止“特别”、中重度残障的孩子,老师们都显得手足无措。语言、思想上的隔阂让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遇到了重重障碍,孩子们表达情感的方式很直接,他们不高兴了,可以直接推开老师,或者一言不发;他们开心了,可以给老师一个“熊抱”;机械的重复,琐碎的工作,是常人无法想象的单调和枯燥,除了传道、授业、解惑,还要照顾学生的生活,工作的艰辛而繁重,有的老师甚至打起了退堂鼓,但他们看到孩子们情绪过激的时候自残的举措,那种天真无邪的眼神,那时那刻老师们会第一时间站出来保护孩子,就算自己有时候也被弄伤,想到家长把孩子交给自己时的那份信任和热切期盼,便无怨无悔。

教学上,老师们根据每个学生的残疾情况,开动脑筋、因材施教、对症下药。为帮助学生学会发音,发准音,有的老师不停地带读,演示口型,展示发音部位,纠正学生发音。每天下来,他们声音嘶哑,咽喉肿痛,超负荷的工作使之疲惫不堪,但他们毫无怨言。有的老师摆上实物、图片,从最常见最简单的词入手,从标记数字和形状的手势开始,逐个规范孩子们的手语动作,逐渐增加词汇量。生活上,孩子们的吃喝拉撒睡就是老师们的整个工作,言谈中没有丝毫怨言,更多流露的是对孩子发自内心的疼爱。有孩子病了及时喂药,有心情不好的找来谈心,有尿裤的及时换洗……件件事都记在心中,从未落下。

日复一日的接触和交流中,老师们深信普通教育培养的是明天的希望,祖国的花朵,特殊教育同样也能擎起一片蓝天、一弯残月。每一个刚进校的封闭、烦躁的孩子在老师们细腻、温暖的关爱下开始勇敢地走进集体,每天早上,孩子们看到自己的老师会主动送给他们:或是一个大大的拥抱、或是一个美丽的微笑、或是一声简单的问候(“谢谢”“再见”“老师好”)……其足以让他们的父母亲激动流泪。凤翔特教人让学生在自己的世界里快乐成长,并一步步走向外面的天地。他们对特教这份工作的认可与投入,对孩子们的包容与关爱,对每一位折翼天使的默默付出,共同凝聚成了凤翔特教是一所有“温度”的学校。

教师们善于总结思考,抛砖引玉。他们撰写的《特教教师应具备的“四心”》、《浅谈智障儿童的数学教学》等论文,20人次50余篇分别获国家级、省、市级奖励,并在各级各类教学刊物上发表。

三、胸怀大爱,送教上门,办好有“力量”的特教学校

特教学校的每一位老师都是一朵向日葵,努力朝着太阳绽放,把温暖与阳光传播给孩子们。在大山的另一端,在平川的某一处,那些从未进过学堂的孩子无比期待着送教老师的到来,两本书、一个小礼物、额头上不经意的抚摸、几句慢声细语的交流,这些从未有过的关切会让孩子们开心不已。我校承担着全县49名孩子们的送教上门工作,薛钊同志亲自带队,再三要求全体教师必须以无穷的“力量”筑起且筑好送教上门这条“爱心路”。

送教中,对于重度脑瘫孩子,经常流口水,四肢偏瘫者,老师每次送教都会教家长一些康复的知识和技巧去训练孩子的手部肌肉;对于多重障碍,智力低下和脑瘫,右手无力,脚无力,需要辅助才能站立和走几步路,基本上都是需要人照顾,老师们采用康教结合的方法,耐心指导摇手铃鼓,学生们非常开心,注意力明显转好,通过反复训练,其能主动配合老师;对于重度脑瘫患者,躯干肌肉萎缩,没有活动能力,不能站立、不能坐者,老师们做针对性护理指导;对于……特教老师也在一次次的送教中收获成长,下雪天没有返程公交车、随时蹿出的流浪狗、一个人走在暮色四合的乡村小路……这些写意式的场景不是电影,而是我们特教老师真实的工作镜头。艰苦的环境不仅能磨炼一个人的意志,更能激发身体潜藏的巨大能量。特教学校的男老师是顶天立地却又铁骨柔情的硬汉,女老师是巾帼不让须眉的铿锵玫瑰,每个人所彰显和散发出来的韧劲和耐性汇聚成为学校师德建设的“力量”!三年来,全校18名老师的送教足迹踏遍了凤翔县1152平方公里的每一处土地,不论寒冬酷暑,家常便饭似的风雨雷电的突然造访挡不住每一位送教老师的脚步。

星月不负追梦人,历年来,学校涌现出了一批师德建设优秀代表,薛钊老师获“2019年陕西省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个人”称号;李少锋老师“获2020年宝鸡市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个人”称号;杜林杰、任洁、刘建生三位老师被宝鸡市教育局授予“最美送教上门教师”荣誉称号。

四、心有阳光,众心合力,办好有“担当”的特教学校

近年来,各级各部门重视和关注特教事业发展,该校先后招录3名专业教师,为学校师资建设注入了强劲的活力;社会各界关爱特殊教育,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给予爱心资助;学校创新培训模式,积极开展挂职浸入式培训,先后前往重庆、西安学习交流,提升教师业务水平。该校全体教职员工在薛钊同志的带领下,主动作为,勇挑重担,积极投身教育脱贫攻坚战,坚守“义务教育有保障”的底线、红线,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一个也不能少”的嘱托,实现了义务教育适龄儿少入学率100%,为全县决胜脱贫攻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控辍保学工作多次在国家、省、市级检查中,受到专家、领导的充分肯定和表扬,并在一定区域内得到推广。从社会、家庭到学校,特教老师的工作价值感与尊严感不断增强,在用心工作中获得幸福,在醉心事业中收获愉悦。凤翔特教学校以振兴凤翔教育“十大举措”为契机,凝聚共识智慧,推进十大举措,聚力追赶超越,办好有担当、有热情、有希望、有未来的特殊教育学校。

继往开来再写大爱华章锦绣,与时俱进共享真情福祉绵长!凤翔县特殊教育学校不断阔步前行,不是最好的特教学校,但绝对会是更好的特教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