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凤县聚焦教育数字化转型,环境建设聚力“优”,师能培养注重“质”,融合应用探求“新”、管理考评突出“效”,以数字化思维推动教育变革与创新,助力“宝鸡好教育”凤县篇章精彩抒展。
凤县教育云计算大数据中心
校园电视台
——优化环境,增强数字教育“硬实力”。着眼“互联网+教育”大平台建设,先后投入6800余万元用于改善提升数字化办学条件,抢占山区数字教育制高点。一是打造平台。以教育现代化先进县创建为契机,建成全县教育城域网、教育云平台、云计算大数据中心“一网一云一中心”,提供“管理、资源、数据”三大教育服务,支撑学校多场景应用,以“3+X”平台模式服务全县教育数字化发展。二是高标配备。围绕数字校园普及行动,在300人以上学校建成虚拟演播室、精品录播教室、创客机器人教室、电子班牌等系统,常态录播教室和校宣大屏配备覆盖全部校园,学校数字教育环境不断优化。4所学校创建为宝鸡市中小学智慧校园示范校。14所学校通过省级数字校园评估,占比达82.4%。三是迭代升级。借助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创建东风,配合双石铺中学迁建、省级示范幼儿园和示范高中创建,按照“五年领先,十年不落后”的原则,实施双石铺中学智慧校园建设、中小学智慧教室建设、云计算机教室升级和校园基础网络千兆改造,实现了中小学无线校园系统全覆盖、智慧黑板班级全覆盖,数字应用环境提档升级。
“三个课堂”应用现场培训
全县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技能大赛
——以培带研,砺炼提升教师“应用力”。一体推进研、培、训,聚力提升教师数字素养和能力。一是全员培训强队伍。采取集中培训、逐校辅导、校际交流等多种方式,开展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数字校园建设、智慧教室应用等全员培训活动30余场次,以核心素养提升助力“好教师”队伍建设。二是内引外联拓视野。实行校长、教师参加信息化国培汇报课交流制度,分享发展理念和学习成果。举办名校长论坛,展示交流数字化发展思路、方法和成果,带动提升学校数字校园建设水平。坚持“请进来、走出去”,依托渭凤教育联盟、“名校+”工程,密切校际数字化合作交流,唱响“向强者学与同行赛”主旋律。三是深化研究促成长。以课题研究为引领,聚焦数字化赋能高效课堂改革、助力“双减”政策落地落实等热点难点,探索教学模式和方法创新,8个省市级信息化立项课题获得优秀成果,4件案例获评宝鸡市教育数字化转型优秀案例。
网络互动直播教学
——数字赋能,激发融合应用“创新力”。秉持“应用为王,服务至上”理念,驱动数字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助力教育改革和质量提升。一是数字赋能评价改革。结合省级教育评价改革试点县创建,搭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平台,各校从行为规范、学业表现、身心健康、审美表现、社会实践等5个维度,将学生素质评价评价指标细化为20个观测项,融合教师、家长、学生自我评价,为学生数字画像,建立学生成长数字档案,以大数据支撑学生评价和班级管理,落实五育并举,推动融合育人。二是平台应用协同提质。加强智慧课堂建设,深入推进备授课平台、互动反馈系统、班级优化大师等系统平台教学应用,激发课堂教学活力。应用国家智慧教育平台、陕西教育扶智平台和智慧教室、录播系统,结合全县“名校+”工程,常态化开展双师课堂教学,定期开展网络示范教学、观摩教学和网络教研,充分发挥“名校”“名师”的资源优势和引领作用,实现优质资源远程共享,促进校际间互动互学、协同提升,年均参与教师300余人次,受益学生2000余人次,平台应用多次获得省市表彰。三是活动引领应用创新。定期举办校长擂台赛,展示数字教育特色,形成数字校园创建互学赶超浓厚氛围。广泛开展信息化应用大赛、信息技术应用技能比赛、信息化教学创新大赛等活动,评选表彰应用能手53名,引领带动师能大提升。注重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常态化开展创客、机器人、编程教育等学生社团活动,激发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力,组队参加市级以上青少年信息素养大赛获奖70余项。
学生创客机器人教育
——健全机制,强化规划发展“领导力”。坚持目标导向,优管理,建机制,重考核,不断提升教育信息化领力。一是规划引领。强化需求牵引、创新赋能、应用驱动,结合县校实际制定落实数字校园建设规划,以新思想、新思维、新举措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二是健全机制。全面落实首席信息官制度,优化充实县、校两级管理、专家团队,健全数字化建设、管理、应用和安全一系列制度,建立考核和激励机制,推动教育数字化建设提质增效。三是以督促效。将数字校园建设纳入教育督导重要内容,实行领导包片与责任督学包校相结合、月督导与专项督导相结合、入校督查与应用指导相结合,有力督促数字化建、管、用同步提升。(撰稿:凤县教育体育局 魏永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