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市教函〔2023〕36号
市民盟:
贵单位提出的《关于落实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提案》(第34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事关国民素质提升,事关青少年健康成长,事关文明城市建设,是一项具有长远意义的基础性工作。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知识宣传教育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优化顶层设计。市教育局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及“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的指示精神,按照市分类办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部署和要求,结合中小学环保教育工作实际,印发《宝鸡市生活垃圾分类教育进校园工作推进方案》《关于开展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的通知》《宝鸡市绿色学校创建实施方案》等文件,要求各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全市中小学、幼儿园高度重视垃圾分类处置宣传教育工作,将垃圾分类知识宣传教育作为中小学环保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教育教学计划,细化工作措施,明确专人负责,开发校本教材,完善垃圾分类教育知识体系,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垃圾分类知识进校园活动,做到“校校参与、人人动手”。
二是抓好课堂教育。积极推进垃圾分类工作“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活动,2023年4月为主城区中小学幼儿园发放生活垃圾分类知识读本1.7万册。指导中小学将垃圾分教育与日常教学有机融合,充分发挥课堂主阵地作用,本着有效渗透的原则,在中小学《语文》《道德与法治》《自然》《地理》《生物》《政治》等课程教学中,有效渗透垃圾分类知识,并对教材中的有关资源节约利用、垃圾分类等内容适当加深拓宽,力求通过更富有时代特色,更加切近生活实际的教学,增强学生的生态环保意识,养成自觉分类处置垃圾的生活习惯。
三是强化专题教育。开展好垃圾分类教育各项主题活动,发挥学校社团和志愿服务团队带动示范作用,在国家文明城市复审、国家节能宣传周、全国低碳日、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等重大活动中,倡导各学校组织学生进社区开展垃圾分类清理公益服务活动,自觉践行垃圾分类处理。利用学校主题班团队会、手抄报展示等活动,针对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环保问题,开展环境保护、垃圾分类的探究性学习教育,促使垃圾分类知识教育全覆盖。并发挥学校社会联系范围广的优势,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引导学生家长重视和了解垃圾分类教育,形成家校协同、辐射带动、全员参与践行垃圾分类处理的良好局面。
四是营造浓厚氛围。各学校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特点,设计制作垃圾分类宣传品,张贴、悬挂垃圾分类宣传标语、宣传画;利用校园广播、电子屏、校园网、宣传栏、黑板报等形式广泛宣传垃圾分类知识。通过升旗仪式、主题班会、师生集会,组织师生参加垃圾分类演讲、签名活动,营造浓厚的垃圾分类教育氛围,使广大师生积极成为垃圾分类工作的践行者、示范者、引领者。同时,完善中小学垃圾分类设施设备,做好学校食堂餐厨垃圾源头减量工作,加强节约型校园建设,规范生活垃圾收集和存储,配合地方管理部门做好垃圾清运回收工作。
我们将认真听取贵单位的建议和意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特点,通过开展辨识度高、形式活泼、学生易于接受的活动,让学生牢记垃圾分类要领,逐步养成精准投放习惯,影响并带动家庭成员积极践行垃圾分类要求,为文明城市建设多作贡献。再次感谢贵单位对宝鸡教育的关注和支持,欢迎继续指导我们的工作。
宝鸡市教育局
2023年5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