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市教函〔2023〕99号
民进宝鸡市委会:
贵单位提出的《关于提高现代职业教育质量的提案》(第71号提案)收悉,经调查研究,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指示和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坚持以“一构建、两满足”(即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为奋斗目标,充分发挥政府统筹作用,全力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2所职教中心顺利建成“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3所职教中心建成“陕西省高水平示范中职学校”,国家、省级技能大赛连年稳居省级第一方阵。2020年省政府对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单位予以督查激励,宝鸡市因职业教育发展环境好、推进职业教育改革成效明显受到通报表彰。
一、加强统筹规划,积极构建大职教格局。一是不断加强职教领导。我市成立了由主管教育的副市长任组长、相关部门和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解决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事项和突出问题,督促各部门、各县区落实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相应职责和任务。二是持续优化结构布局。全市现有中职学校17所,形成了全市12个公办县区职教中心和全市5所规模较大、特色鲜明的民办职业学校共存互补的局面。三是努力打造特色专业。我市积极对接产业变革、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企业人才需求,对表教育部中职专业目录,2020年调整设置专业9个,2021年调整设置专业10个,6所院校30个专业获批“1+X”试点,2023年新增设专业10个,全市职业教育发展活力全面提升。目前全市已建成具有影响力的千阳职教中心工业机器人、眉县职教中心汽修、岐山职教中心烹饪、陕西工贸职业中专舞蹈等省级精品专业6个、省级示范专业15个。
二、加大统筹资源,不断完善产教融合。一是不断加强校企合作。组建了一个区域性职教集团,建立校企合作关系80余个,大师工作室9个、订单培养企业冠名班10多个,建成各类实训基地63个,其中300万元以上的14个。二是持续推进产教融合。以“项目+金融+税收+财政+土地+信用”的组合方式,激励企业举办或参与职业教育。经教育、人社部门批准举办职业教育的企业,可按企业投入学校资金额的30%比例,抵免该企业当年应缴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鼓励中职学校结合地域产业发展实际开展产教融合探索和实践,不断发挥职业教育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和“助推剂”作用。
三、加强师资建设,夯实职教人才保障。一是培育骨干教师团队。以“三级三类”骨干体系建设为契机,培养全市职教系统市级教学能手80名,省级教学能手35名。二是定期开展交流培训。2022年先后组织优秀骨干教师4名“国培”项目、72名参加“省培”项目,279名优秀班主任参加了全省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能力提升培训,12名脱贫县区中职学校管理人员赴江苏培训,有效带动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三是严格师德师风建设。修订出台了《宝鸡市教师职业道德“十条禁令”》,明确教师职业道德行为红线。通过演讲比赛、警示教育、宣传典型等活动,持续加大职业院校师德师风建设力度。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和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按照国家和我省《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要求,结合贵单位的提案意见,坚持把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断提高我市职业教育的质量,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研究制定《宝鸡市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并推进落实,进一步建立健全适应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的制度体系。
二是全面夯实职业教育发展基础。在今年我省“双达标”的基础上,以推进中职学校“办学条件达标工程”为契机,加大投入力度,优化资源禀赋,改善办学条件,确保全市17所中职学校按期实现“达标”。
三是精心打造职业教育特色专业。按照“围绕产业办专业、办好专业兴产业”的思路,支持每个中职学校重点建设1-2个特色优势专业,对口培养各类技术技能人才。
四是着力提升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大力推进“质量攻坚、专业优化、师资建设、产教融合、管理提质、基础提升”六大行动,强化学校内涵建设,培育职教内生动力。
五是全力加强职业教育宣传力度。以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的新政策新精神为重点,灵活形式、丰富手段,加大宣传力度,不断提高职业教育社会影响力和吸引力。
感谢贵单位对职业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关注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宝鸡市教育局
2023年7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