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盟:
贵单位提出的《关于加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提案》(第25号)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加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不仅关乎到青少年个人的成长与发展,更关系到国家的未来与民族的复兴,市教育局高度重视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主要的做法有:
一是课堂教学中强化爱国主义教育。督促全市中小学开齐上好《道德与法治》课,确保计划、教材、课时、师资“四到位”。结合学科特点,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语文、历史、科学等各个学科,深入挖掘各学科蕴含的爱国主义教育内涵,做到有机渗透,力争人人尽责。进一步丰富课后服务内容,推进戏曲、书法、传统体育等传统文化进校园,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体验感和文化感,将爱国主义教育目标和育人要求贯穿到各相关学科的课堂教学中去,提升学科德育实效,做到教学环节全覆盖。
二是宣传引领中营造爱国主义氛围。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校园网、黑板报等校园文化载体,通过开展主题征文、演讲比赛、知识竞赛、开设理论学习“微课堂”等方式,推进爱国主义进教材、进课堂、进师生头脑。强化影视教育,各学校每年都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分学段选取经典红色电影,组织所有学生充分利用现有多媒体设施,在课后服务课程观看红色电影。在“读书月”活动中,阅读红色书籍,以爱国主义文化浸润,润物无声。
三是主题教育中融入爱国主义精神。将爱国主义教育层次化、具体化,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素养相结合,通过开展“学好新思想·做好接班人”“新时代·好少年”“学雷锋活动”、读书月、感恩周“书香宝鸡·红色少年”、读书之星等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强化育人活动,为中小学生培根铸魂打好人生底色。在中国传统节日、“五一”“五四”“七一”“八一”“十一”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引导青少年学生增强民族自信、坚定理想信念、塑造道德情操、砥砺心智品质、夯实文化根底,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四是研学活动中开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我们持续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充分挖掘革命、乡土、文化、民俗、农耕、工业等资源,联合认定市级中小学研学实践基地24个,创建省级研学实践基地17个。全市所有博物馆、科技馆、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文化艺术场馆等面向学生免费开放,为学生上好“第三课堂”提供保障。县区、学校针对不同学段学生年龄特点,积极开展爱国教育、红色游学、劳动实践、工业参观等研学活动,以“红领巾讲解员”等多种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把红色火种播进孩子心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让红色文化基因得到广泛传承和发扬。
我们会积极采纳贵单位提出的建议,不断强化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鼓舞学生积极奋进,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教育引导学生立志听党话、跟党走,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再次感谢贵单位对宝鸡教育的关注和支持,欢迎继续指导我们的工作。
宝鸡市教育局
2024年6月19日
联系人: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 任婧
电 话:2790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