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610300-11610300016004372A/2019-00054 | |
发布机构:宝鸡市教育局 | 成文日期:2019-09-24 00:00:00 |
名 称: 关于在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开展建设“五个校园”活动的通知 | |
有 效 性:有效 | 文 号: |
宝市教发〔2019〕322号
各县区教体局,局直中小学、幼儿园:
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推进各级各类学校内涵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促进全市各级各类学校高质量发展,决定在全市中小学(含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学校)、幼儿园开展“五个校园”(文化校园、生态校园、阳光校园、健康校园、安全校园)建设活动。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全国、全省、全市教育大会精神,以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促进学校内涵特色多元优质发展为目标,以全力保障校园安全为底线,着力打造文化校园、生态校园、阳光校园、健康校园和安全校园,“五位一体”推进学校内涵发展,提升办学质量,增强发展活力,培育典型示范,凸现育人特色,努力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开创全市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新局面。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正确导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突出素质教育导向,全面对标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师生精神需求,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强化环境育人功能。
(二)注重体系完整。全方位、立体化构建学校文化体系,确保办学理念和教学实践高度契合,促进显性特质和隐性文化内在统一,注重现代元素和历史传承有机融合,形成多维度、一体化、交互式建设格局。
(三)突出校本特色。立足新时代新要求,深入挖掘学校所在地域文化特色,体现办学理念,培育构建富有时代特色、地域特点、校本特征的学校文化体系,形成持久而强大的精神内驱力,促进学校持续发展。
(四)体现共同价值。分级分类开展“五个校园”建设,倡导师生全面参与、共同建设,通过校园文化创建与生成,发挥“五个校园”的示范、辐射和引领作用,使建设成果惠及师生、家长和社区。
三、主要目标
校园是师生学习、工作和生活的主要场所,校园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要体现学校的特色,都要发挥其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要把每一所学校都建成“五个校园”,让每一名学生都健康成长。
(一)建设文化校园。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学校作为传道授业解惑之地,理应最富有文化、最崇尚文化。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具有催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教育力量。各学校要依据《陕西省中小学文化建设示范校评价指标体系(试行)》(陕教基一〔2015〕13号),将学校精神文化、管理文化、课程文化、教学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公共关系文化和校园环境文化深度融合,全面构建学校文化体系,端正文化导向,传承历史文脉,突出办学特色,提升办学品位和育人质量,做精做深做活校园特色文化,让每一名学生在文化熏陶中汲取精神养料,迸发进取力量,走好人生之路。
(二)建设生态校园。生态文明教育是生态文明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使生态文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学校不仅要有文化气息,也要环境优美。各学校要以建设绿色校园、园林校园作为生态文明教育的载体和基础,持续开展节水节电、低碳节能、植树造林、垃圾分类、“光盘”行动等生态文明志愿活动,高标准实施校园净化、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因校制宜,见缝插绿,增绿扩容,着力打造环境优美、绿树掩映、绿草如茵、花坛锦簇、亭台点缀的校园生态环境。要将学校生态设施与人文景观有机结合,突出协调性、注重功能性、提升观赏性、彰显文化性,真正使生态文明覆盖学校每一个角落。
(三)建设阳光校园。以阳光之心,育阳光之人。各学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着眼培育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加强文化课教学的同时,重视和加强艺体教育,按规定开足开齐上好体育、艺术、劳动和综合实践课程,坚持每年举办校园艺术节、科技节、社团活动节、学生运动会等,努力满足学生社团活动需求,办好合唱艺术节、青少年足球、篮球等各类体育赛事,不断增强学校办学活力。要按标准设置心理健康咨询室,配备心理健康教师,加强生命安全教育,构建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让课堂充满阳光,让学生充满自信,处处感受到尊重和理解,凝聚和谐奋进、昂扬向上、拼搏进取的正能量。
(四)建设健康校园。生命至上,健康第一。各学校要把“健康第一”理念贯穿到教育教学全过程,扎实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大力普及卫生健康常识,积极创建健康示范学校,为学生健康成长保驾护航。要把健康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扎实开展“师生健康、中国健康”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小手拉大手”,向家庭、社区、社会辐射。要根据学校规模设立规范的卫生室或保健室,配备校医或保健教师,定期开展学生体质监测,建立健康体检和管理制度。要加强校园传染病、常见病、多发病预防和控制,实施预防近视、肥胖、龋齿等行动,综合防控青少年儿童近视,做好控烟干预,提高学生健康素养,有效减少“小眼镜”“小胖墩”。要按照《宝鸡市中小学幼儿园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做好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工作,切实维护师生身体健康。
(五)建设安全校园。师生安全是教育的生命线。各学校要按照《宝鸡市中小学(幼儿园)平安校园创建工作检查评估细则》,坚持“教育为先,预防为主”方针,加大人防、物防、技防力度,扎实开展消防、食品卫生、防溺水、防欺凌、交通安全等宣传教育,强化校园门禁管理,配齐校门口防撞墩、隔离栏和警示标志,坚决维护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要通过建章立制,加强学校食品安全和传染病防控,全面做好校园环境卫生清扫,落实学生入学体检和晨午检等制度,确保校园内每一个角落安全有保障。要协同公安、市场监管、交通等部门开展校园周边综合治理,加强对特殊、重点人群的排查管控,确保学校安全、师生安全。
四、实施步骤
(一)制定方案。建设活动自2019年启动,至2022年基本实现“五个校园”全覆盖。各县区要对照“五个校园”建设目标和任务,对区域内学校进行摸底调研,尊重城乡学校和不同学段学校的差异,科学制定建设实施方案,分类、分层、分年度推进“五个校园”建设。
(二)分步实施。2019年至2020年底,各县区要按照实施方案,采取观摩研讨、借力引智、比学赶超等措施,深入推进首批“五个校园”建设活动,培育一批样板学校。2020年底至2022年,要通过举办现场推进会等形式,推广宣传先进典型,逐步扩大覆盖面,确保全面完成建设任务。
(三)稳步推进。各县区要加强对建设“五个校园”的过程管理,定期开展调研督导,及时总结推广经验,解决学校在建设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在全面实施、整体提高的基础上,培育一批典型样板、优秀案例和品牌学校。市教育局将根据建设成效进行表彰奖励。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各县区要加强组织领导,及时成立“五个校园”建设活动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制定实施方案,统筹实施推进,形成上下一致、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切实做到有方案、有部署、有督导、有考核、有奖惩。
(二)落实责任。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负责全市“五个校园”建设活动的协调指导。各县区要按照统一要求,分类指导,分类评价,分层推进。各学校要积极发挥主体作用,统筹谋划,主动作为,努力完成建设任务。
(三)加强宣传。各县区、各学校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和宣传阵地,强化对建设活动的宣传引导,赢得师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支持。要及时总结、分享建设经验,收集、推介优秀案例,组织观摩学习,全面提升建设水平。
请各县区教体局于2019年10月18日前将本县区建设“五个校园”实施方案报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联系人:朱丽华;电话:2790256;电子邮箱:bjsjjk@126.com。
宝鸡市教育局
2019年9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