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抓基础,扎实做好规定动作1.严格执行政策,确保精准资助。严格与国家学籍系统、扶贫部门建档立...">
近日,从千阳县教育体育局召开的全县教育脱贫工作推进会上传来消息,千阳县教育脱贫攻坚工作将从“抓基础、做好规定动作,抓拓展、做靓特色动作,抓提升、做优创新动作”等三大方面“12个点”精准发力,为整县脱贫再夯基础。
一、抓基础,扎实做好规定动作
1.严格执行政策,确保精准资助。严格与国家学籍系统、扶贫部门建档立卡信息系统对接,严格筛选资助对象,严格对照中省市资助政策、确定受助标准,在此基础上,严格按照“三公开、两公示、一集中”资助程序,严把资格申报、考察公示、审核审批、资金发放等关键环节。实现贫困学生资助全覆盖,精准资助。
2.改善办学条件,促进均衡发展。重点抓好西新小学后续工程,9月份投用;计划投资4630万元,建设高标准、现代化、全市一流的东城区幼儿园,力争8月份开工建设;全力抓好元明寺小学改薄项目、水沟镇中心幼儿园教学综合楼建设项目,千中学艺体综合楼建设项目,水泉小学附设幼儿园活动场地软化、普社小学运动场改造项目。
3.推进教育联盟,共享优质资源。以教育联盟为依托,突出学校管理、品质提升、内涵发展主题,全面提高办学水平。强化教师培训。组织全县中小学教师参加国家、省、市级培训450人,远程教育培训1100人次,校(园)长培训27人,做到薄弱学校教师培训全覆盖。推进教育联盟。充分利用我县与金台区结成的“金千教育联盟”和县内大校结对帮薄弱学校平台,为农村学校在办学理念、创新管理、课堂改革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4.强化技能培训,激发内生动力。坚持把贫困学生和贫困家庭劳动力技能培训,作为促进贫困学生就业、贫困户劳动力创业增收、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有效手段,不断激发他们内生动力。提高“双返”比率。动员“双返生”到职业中专参加劳动技能培训或上高职单招班,学习技能,重塑人生。按照产教融合、企业需求、精准培训要求、开设矮砧苹果田间管理与作物技术、西瓜栽培技术、家政服务、焊工等短训专业以及学前教育,电商物流,高职单招等学制专业。推动创业就业。积极与海信、TCL、陕汽等大型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与长江三角洲等地区用工企业建立长期用工协议,为贫困学生就业创业创造更多的机会。
二、抓拓展,积极做靓特色动作
1.资助政策进农户。为全县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印发教育资助政策和受助学生情况入户明白卡,组织教职工利用家访,宣传资助政策及学生受助情况,全面提升贫困户对资助政策的知晓率。
2.控辍保学进农户。组织教职工结合家访,通过宣传义务教育法、对辍学学生劝返、对有辍学意向学生劝导等工作,切实做好控辍保学工作,使贫困孩子在学前教育入园率和义务教育入学率分别达到100﹪。
3.爱心帮困进农户。针对残疾学生、重大意外事故家庭学生和重大疾病学生上学难实际,采取发动广大师生捐资、积极争取社会力量捐助、学校领导及时上门慰问等形式,确保陷入困境的学生安心上学,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4.辅导释疑进农户。针对贫困家庭学生家长在资助政策、技能培训、招生政策及用工信息等方面的疑惑,组织教职工进村入户宣讲、上门答惑。特别是千阳中学要用足用活六盘山贫困地区自主招生和专项计划招生两项政策,辅导贫困学生填报志愿,让我县贫困学生最大限度的实现低分高录。
三、抓提升,切实做优创新动作
1.做义务家长。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子女家庭情感缺失、生活习惯养成、道德品质养成方面的缺位,选派优秀教职工当“义工妈妈”、“义工爸爸”,通过开展“心理疏导、情感交流、文体活动、心语表白、网络连心桥”等关爱行动,着力培养留守儿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2.做义务家教。学前和义务教育不仅是给贫困学生给钱给物、创造良好的生活条件,更重要的是让他们享受更优质的教育、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从根本上阻断贫困代际传递。采取“一帮一”或“一帮多”形式,通过平时作业辅导和寄宿生在校晚自习作业辅导,使贫困户家庭学生的学习成绩有明显提高。
3.做义务培训。加强家校融合,利用家长会、微信、手机APP和家庭教育大讲堂等载体,对贫困户学生家长进行如何做优秀家长、如何配合学校帮助孩子成长、教育理念更新、良好生活习惯培养、学业水平提高等方面进行专题培训,形成家校教育合力,培养贫困学生成才。
4.做义务职介。由县职业中专加强与海信、TCL、陕汽、海升果业、鑫兴工艺品专业合作社、宝鸡及时雨家政服务等企业对接,建立定期培训和长期用工协作关系,加强校企合作,向大企业做好本校学生实习、就业推介工作,帮助所培训的贫困户子女和贫困户尽可能实现就业创业。(千阳县教体局景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