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 > 教育乡村振兴在行动

凤翔县“双百工程”“1+3”模式助力脱贫攻坚质量提升

来源:宝鸡市教育局 发布时间:2018-07-18 09:28

        凤翔县紧紧围绕脱贫攻坚目标,以“双百工程”实施为纽带,依托陕西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和西安电力机械公司机电学院资源优势,强化帮扶措施,创新帮扶模式,健全帮扶体系,为该县脱贫攻坚在技能培训、技术更新、人才培养等方面提供了有力支撑,助力县域脱贫攻坚驶入质量提升的“快车道”。

精心谋划强对接探索建立“1+3

坚持把“双百工程”工作作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壮大特色产业、助力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召开联席会议研究制定实施意见,明确目标任务,细化帮扶措施,及时总结经验,分析得失,于今年2月份研究制定了2018年的帮扶工作计划,在充分结合两所高校的各自优势和实际情况后,提出了“帮扶+职业教育、帮扶+电商技能培训、帮扶+‘双返生’培训”的1+3模式。设立了职业教育培训基地、电子商务技能培训基地、“双返生”培训基地三大基地,既最大程度的发挥帮扶高校的专业特长和人才优势,又与该县的职业教育、电商创业发展、“双返生”培训相结合,既注重帮扶频次又注重帮扶实效。使该县的“双百工程”帮扶工作上了新台阶,确保了“双百工程”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围绕弱项强突破  靶向施策补短板

针对该县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少、实验仪器缺等问题,410日,西安电力机械制造公司机电学院学生管理服务中心副主任一行5人携带机器人、3D打印机等设施设备深入该县职业教育中心开展“科普进校园,科技助脱贫”科普知识宣讲实践活动。活动从3D打印技术的应用领域、发展现状、发展趋势等方面宣传了3D打印技术,并利用工业机器人进行现场演示,邀请部分学生现场体验机器人书写姓名的乐趣,感受科技的魅力,丰富了贫困家庭学生的科普知识,激发了职业班学生的求知欲。结合该县电商产业专业人才少、从业人员技能低等特点,与帮扶高校深入讨论,达成了帮扶意向,今年4月20日陕西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在对该县电子商务产业园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签订了《“产学研”项目培训合作协议》,并在该县电子商务产业园设立了培训基地,补齐了“产学研”基地的短板;针对贫困家庭初高中毕业返乡学生(双返生)培训与该县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和市场需求存在差异的特点,结合市场职业需求与帮扶高校积极沟通,邀请高校专家教授为该县“双返生”职业技能培训量身定制了短期培训课程,523陕西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委派两名专业老师在该县开展“双返生”帮扶培训;实行帮扶“双向”制,即在帮扶高校到县开展的基础上,组织我县专业课教师到高校进行短期培训。针对县职业教育中心计划设立电子商务专业,但自身人才储备不足,专业知识缺乏的不利现状,7月2日该县职教中心两名教师到陕西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进行了短期培训,为我县职业教育电子商务专业课储备了人才资源。实现了“双百工程”帮扶工作“两条腿”走路,有效拓展了帮扶渠道。

扩面合作强帮扶  多点开花增实效

为了增强帮扶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该县坚持需求导向,精准对接,县教体局、县扶贫办、县商务局等加强与帮扶高校的沟通联系,依托“产学研”培训项目基地,面向电商平台建设管理、推广运营、平面设计等进行实战化培训,努力打造该县优质电商平台;帮扶高校在帮扶的同时充分利用设立的培训基地进行课题研究,实现帮扶工作取得双赢;选派该县职业教育教师到帮扶高校进行短期培训,从教师的专业发展和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等方面向高校取经,为该县的职业教育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今后,两所高校将深入结合“帮扶+职业教育、帮扶+电商技能培训、帮扶+‘双返生’培训”的1+3模式开展帮扶工作,为该县脱贫攻坚工作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