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教育简报
第8期
(教育扶贫)
宝鸡市教育局编 2019年4月16日
教育扶贫扶心智 同心协力攻难关
——凤翔县柳林镇教育扶贫推进贫困村提升典型案例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精准扶贫战略和关于推进教育扶贫工作的系列精神,进一步加快脱贫攻坚步伐,顺利完成贫困村摘帽的任务,凤翔县柳林镇教委响应上级号召,全体教师同心协力、积极行动、扎实工作,贫困村各项教育扶贫工作有序推进。
一、基本情况
柳林镇地处凤翔县城西6公里处,面积203.5平方公里,现辖24个行政村,总人口7万。2018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66.4亿元,农民可支配收入19611元。因柳林镇山区面积较大,自然条件恶劣,沿山贫困村较多,贫困村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贫困人口基数较大。2018年,全镇的八个贫困村建档立卡户达1193户3968人,占全镇贫困人口的49%。近年来,在国家脱贫攻坚政策的指引下,柳林镇教委创新扶贫方式,探索符合贫困村实际的扶贫模式,加大教育投入,积极争取项目,采取多种扶贫措施,使扶贫项目和资金向贫困村倾斜,使不同环境、不同特点的贫困户充分享受到政府和社会的扶贫资源,加快贫困村脱贫摘帽步伐。
二、主要做法
(一)多措并举,积极开展教育扶贫政策宣传。一是加大教育扶贫政策宣传力度。通过制作教育扶贫宣传标语、给家长的一份信、设点集中宣讲、学校召开家长会等形式,大力宣传教育扶贫政策,不断提升群众政策知晓率和满意度。二是积极开展教育扶贫宣传“五个一”活动。开展扶贫政策宣传作文竞赛、“教育扶贫”政策宣传主题班会、“教育扶贫进校园”主题黑板报、印发《给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家长的一封信》、填写《凤翔县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在校学生教育脱贫帮扶纪实簿》,全面详尽宣传学生资助等教育扶贫政策。三是扎实推进“三秦教师结对帮扶贫困学生”活动。每月至少组织教师到贫困户家庭进行家访,沟通学生生活学习情况,宣传教育扶贫政策。
(二)加强源头管理,巩固控辍保学成效。多年来柳林镇未发生适龄儿童在义务教育阶段辍学情况,更没有因贫失学、辍学发生。对个别出现厌学情绪的学生,及时疏导沟通,做好思想工作,同时积极与家长联系,劝返回校。全镇42名适龄残疾儿童中,送教上门6人,特教学校就读17人,随班就读19名,无辍学学生。
(三)扶智扶志,倾情关爱贫困家庭儿童。柳林镇教委积极开展留守单亲家庭儿童关爱工程。建立了留守单亲家庭特别是贫困村儿童名册台账,开展了“代理父母”“爱心妈妈”结对、“同伴互助”结对、“亲情视频聊天”、“经典阅读”、“学校少年宫”、“心理健康咨询”等一系列关爱行动,并结合“三秦教师结对帮扶贫困学生行动”,对贫困家庭儿童给予特殊关爱,让孩子们安全、健康、快乐成长。
(四)改善办学条件,推进教育均衡发展。近两年,柳林镇争取项目资金对义务教育阶段薄弱校特别是贫困村学校进行改造提升,这些建设全面改善柳林镇义务教育阶段薄弱学校和贫困村学校的办学条件,加快推进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贫困村如期脱贫摘帽奠定了基础。同时,全镇持续加大对贫困村所在校(园)培训力度,今年共安排贫困村学校教师、校长95人进行了继续教育培训,提高了乡村贫困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
三、主要成效
一是扶持对象得实惠。“教育扶贫充分调动了贫困户的积极性,孩子教育的成功和成功后的效益明显使其思想上由“要我脱贫”转变到“我要脱贫”上来。这种扶贫思路,真正让贫困人口成为扶贫主体,得到了贫困群众的称赞和拥护。二是结对帮扶结硕果。三秦教师结对帮扶贫困学生行动真正做到了“扶真贫、真扶贫”,帮助贫困户减轻了负担。全镇学生已累计享受扶贫政策资金304多万元,受益人数达5269人次。三是干群关系更和谐。通过教育扶贫政策的全面落实,提高了教育扶贫工作的凝聚力和美誉度,党群干群关系更为融洽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