麟游县教体局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进一步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升立德树人“软实力”,助推教育脱贫。
一是强化师德铸师魂。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制度化常态化为抓手,将“热爱教育、热爱学校、热爱学生”教育融入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引导广大教职工守立德树人初心、担教书育人使命。在该县电视台开办风采展栏目,对10名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进行宣传报道,筛选6名模范教师向全县作师德报告,用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激励全县广大教师自觉对标先进典型,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积极开展国培计划陕西省中小学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示范县项目,建立新时代师德师风教育管理长效机制14个。邀请教育名家冯恩洪教授、陕西名校长郗莉、模范教师呼秀珍等来县作报告,举办麟游教育大讲堂5期,引导全县广大教师将立德树人目标任务贯穿于教育教学始终,形成“讲师德成楷模、爱学生提师能”的教育氛围,不断强化思想政治建设,争做“四有”好教师,助推全县师德师风建设再上新台阶。
二是优化队伍聚活力。严格落实新任教师招录补充机制,加快优化教师队伍结构。针对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返回义务教育段体音美等学科专业教师不足问题,经全面摸排,并严格对照体音美专业教师配备标准,通过加强招聘补充一批、培训转岗盘活一批、走教帮扶支援一批等措施,着力解决义务教育阶段体音美专业教师结构性短缺问题,落实“银龄计划”2人,坚守乡村学校从教,加强教师队伍人才梯队建设不断壮大乡村教师队伍力量,为乡村教育质量提升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助力乡村教育振兴。
三是资源下沉促均衡。持续开展教师校长交流轮岗和岗位培训。制定印发了《中小学教师校长交流轮岗工作实施方案》,对交流工作进行具体安排部署,加强考核管理,切实增强工作实效。近年来,选派近300余名管理经验丰富、工作业绩突出的校长教师赴乡村学校交流轮岗。不断深化教育联盟,先后与渭滨区、高新区组建县区教育联盟,采取1+1+N方式构建跨县区学校联盟8个、县域内学校联盟9个,形成了市帮县、城帮乡、强帮弱、大帮小的城乡教育联盟体系。落实“百名专家人才下基层帮扶”活动,邀请凤翔县中学教学名师来我县对高中教育进行指导。推动优质教育资源下沉,提高乡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促进乡村教育均衡发展。
四是岗位培训提师能。扎实开展“学政策理论、学先进理念、学成功经验”为内容的“三学”活动和以赛常态课、说课和微课,比教学设计、教学案例和教学微报告,展示课堂教学信息技术运用能力为主要内容的“三赛三比一展示”活动,让教师在相互切磋竞技中切实提升师能。选拔61名骨干教师赴上海学习,20多名优秀教师赴六盘水市学习当代好课堂理念,遴选25名课改标兵畅谈“课改之我见”。坚持国培、省培、市培、县培项目向农村薄弱学校倾斜。2019年选派39人次中小学幼儿园校(园)长参加了各级各类培训、选派27名小学骨干教师和3名教育管理干部赴江苏沛县跟岗学习锻炼。深化与陕西学前师范学院教育发展战略合作,创新师训方式,50多人次分批分学科参加了浸入式培训。组织900多人次参加了国培计划项目团队研修和名师工作团等各类培训与观摩研讨活动。进一步更新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技能,提升教师业务能力。
五是活动引领促成长。以各级能手、名师为主体,建立县级名师工作室22个,校级骨干教师工作坊19个,开展教师业务培训13次。成功举办了以“微型课”“教学设计”“数字微课及故事”“综合才艺”为主要内容的全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素质展示活动,努力营造了大练教学基本功的浓厚氛围。扎实组织开展了微课制作培训、学科骨干教师巡回示教、送教下乡、教学能手评选、优秀教学案例(课件)征评等活动。在“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评选活动中,组织平台晒课97节、录制课堂实录16节。近年来,培养全国模范教师1人,陕西省教书育人楷模1人,省市县级名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72人。通过典型引领、以点带面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
六是鼓励激励强动力。制定《麟游县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保障落实工作实施方案》,建立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落实长效机制和动态调整机制。出台《麟游县中小学校末位中层干部及后进位次教师考核管理办法(试行)》、《关于在提高教育质量中激励教师担当作为的六条措施》,以考促建,增强教师能力提升的内在动力,真正实现了“让优秀的人更优秀、让想优秀的人动起来、让不思进取的人羡慕起来”的目标,激励全县广大教师能以必胜之心、更强担当、更硬措施、更优作风积极投身到教育质量提升实际行动中去,力争为教育扶贫做出更大贡献。(麟游县教体局赵宏平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