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眉县教体局把实现‘幼有所育’作为‘七有’民生问题之首”,聚焦规范化发展,坚持台账式管理,通过“一建二联三强化”,推进全县学前教育事业健康持续发展。
“一建”:建立一个基础信息台账。眉县教体局按镇街建立学前教育工作台账,全面掌握辖区所有学前教育机构的所处位置、周边环境、办园性质、办园条件、办园规模、园所类别、师资队伍、收费标准、生源状况等基础信息,建立工作专档,落实专人负责,实行动态管理,逐步将办学特色、获得荣誉和招生、保教、安全等情况纳入工作台账,为县委、县政府分析研判、安排部署学前教育工作提供了翔实的数据支撑。
“两联”:完善两个联建帮扶机制。一是完善示范园与薄弱园联建帮扶机制。县内2所省级示范幼儿园与15所镇街公办园、1所新建直属园建立联建帮扶关系,落实园长、教师“双向”轮岗交流等制度,促进师资均衡;定期组织观摩交流、“手拉手”互助互学、浸入式培训等活动,实现了能力提升。二是完善公办园与民办园联建帮扶机制。县域内6所公办园与18所民办园建立联建帮扶机制,通过组织民办园负责人、教师赴公办园学习实践、交流研讨,安排公办园骨干园长和教师深入民办幼儿园检查督导、开展下沉式现场教学,推动民办园环境创设、管理水平、保教质量等稳步提升。县教体局建立幼儿园联建帮扶季度通报、期末考核制度,并将联建情况与职级晋升、评优树模、奖补资金等挂钩,有效调动幼儿园深入联建、互帮互学的积极性。截至目前,全县共有幼儿园63所,其中省级示范园2所,市级一类园44所,优质园占比达到73%;6所幼儿园被认定为省、市级学前教育试点示范基地。
“三强化”:强化三项规范管理措施。一是强化制度建设。针对幼儿园安全、收费、招生、保教等方面存在的短板和漏洞,持续完善工作制度,先后印发《眉县幼儿园规范办园考核评估细则》《进一步加强幼儿园规范管理工作的实施方案》《关于开展规范幼儿园专项活动的通知》等系列制度,涵盖幼儿园党组织建设、招生管理、安全管理、食品安全与膳食营养、保教管理、幼小衔接、收费管理、家园共育等16个方面,为规范办园行为提供了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二是强化督导检查。把督导检查贯穿于幼儿园管理始终,持续开展以“五心教育”为主题的作风整顿活动。成立县、镇两个层面跟踪督导组,采取随机抽查、明察暗访、专项督查等方式,对全县幼儿园开展常态化督导。针对师幼关心、家长关切、社会关注的突出问题,逐园逐项建立问题台账,形成问题清单,加强跟踪督办,逐项销号落实,做到了检查反馈有台账、问题通报有台账、整改结果有台账。三是强化考核评定。对照幼儿园管理的16项规范要求,逐项进行量化积分,对获得荣誉、师资增加、校舍改扩建等重要事项实行加分,对办园行为不规范、违背学前教育规律、保教质量严重下滑、财务管理混乱、小学化倾向、乱收费、重大安全事故、负面舆情等实行扣分,并在学期末进行汇总考评,考评结果作为年度绩效考核和各类评优创建的主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