麟游县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把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民生工作重点,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分析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特点和新形势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态势,全面落实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任务,努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聚焦民生热点,强化组织保障。该县以教育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为遵循,以健康为导向,针对中小学生心理脆弱、心气浮躁、抗压抗挫能力不足、心理健康素质偏低等心理困扰或倾向性问题,深入开展调研,重点发力,成立以县教体局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心理健康教育领导机构,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全县中小学(包括中职学校)教育教学总体规划和学年度计划,印发《麟游县“新时代·新心育”向阳行动2022年工作要点》,健全县级心理辅导和教科研机构,强化组织保障。
加大资金投入,优化发展环境 按照省级“双高双普”合格县和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创建、省级中职教育“双达标”实验区创建要求,投资18万元为全县中小学设置标准化心理咨询室18间,配置各类常用设施设备17套件,配备专兼职心理咨询指导教师34人(其中专职教师2人),优化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环境。同时全力保障心理健康教育专项经费,并建立逐年增长机制。
建立协同机制,形成联动合力。县教体局与卫健部门协同联动,建立精神卫生与心理健康咨询机构,强化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危机干预支持,推动心理健康教育高水平开展。建立家校共育机制,利用家长学校、家长群和研学实践等,强化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受挫能力培育。完善县级教科研机构,配备兼职教研员,同时加强学校组织机构建设,坚持每月开展心理健康辅导和技能培训,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常态化开展。
加强教育实践,强化内生动力 一是对全县中小学校疑似抑郁症等心理障碍学生、单亲家庭、留守儿童、学困生、升学就业或有重大家庭变故等重点人群开展健康调查,建立台账,重点跟踪、重点干预和指导,保障特殊学生健康成长。二是对标开足课程,拓展选修研修,坚持每年开展心理健康测评,建立“一生一策”心理成长档案,指导学校科学运用测评结果,提升健康教育水平。三是开展以“阳光心灵”健康大展演、“阳光心灵与你同行”“青春之心灵青春之少年”等主题实践活动,指导学生尊重科学,关注健康,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强健体魄,展示新时代中学生阳光向上的时代精神风貌。
全力培育疏导,提升调适能力。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常态化教育内容。一是贯彻落实体育、美育课刚性要求,开设生命教育、挫折教育、劳动教育等艺体美育课程,指导学生参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增强各种抗压抗挫折能力,提高珍视生命、热爱生活的健康心理品质,增强社会责任感。二是针对学习、生活、人际交往、恋爱情感、自我意识、情绪调适等方面可能遇到的心理失衡问题,通过谈心谈话、心理疏导、团体辅导等,树立学生正确的交友观、恋爱观。三是举办心理健康教育专题报告会,对全县初中七八年级926人、高中一、二年级1036人开展心理健康普测和健康筛查,深入分析研判,开展系列疏导实践,增强学生自我免疫和心理调适能力。
搭建引领平台,提高服务水平 建立以专职心理健康指导教师为核心、以班主任和兼职教师为骨干、全体教职员工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 充分发挥骨干示范引领作用,提升教育服务水平。同时把心理健康作为教育必修内容纳入班主任及各学科教师岗前培训、业务进修计划,提升教师实践指导能力。组织27名基层社会心理服务人员参加全市社会心理服务培训,增强心理健康服务技能,强化社会心理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有效提升了基层人员心理健康服务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