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风县在大力实施名师引领,促进教师发展外循环的同时,针对新任教师、优秀青年教师教学经验不足、岗位磨炼不够、班级管理能力欠缺等问题,深入推进“青蓝工程”,坚持“目标导引、岗位练兵、跟踪管理”,打通骨干教师培养内循环,推动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一、定岗定责定量,全维度进行目标导学。
明确岗位标准。严把人员入口关,各校遴选业务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个人素养高的骨干教师担任师傅,遴选工作认真、积极上进、表现突出的青年教师作为徒弟,就教育教学、教学研讨、班级管理进行帮带,全面传授工作经验及实操技巧。目前,全县513名优秀青年教师与476名骨干教师结为师徒对子,进行全方位培养指导。
明确职责任务。围绕提升“七种能力”,签订合同,划定培养目标,明确师傅(蓝方)、徒弟(青方)双方任务清单。师傅职责清单注重围绕教育理论、教学常规、教学研讨、班级管理、师德师风5大方面共8项具体职责开展“传帮带”,徒弟任务清单明确列出备课上课、听课观摩、教学反思、作业批改、定期思想汇报、参与班级管理等10项重点任务,切实引导对标对表、查漏补缺。
明确方法措施。师傅既授业又传道,徒弟既学艺又学德,对课堂教学、课题研究、教研成果等要完成的任务提出明确要求,对师徒双方每周批阅教案次数、听评课次数、每月汇报课节次、每学期公开课次数、班会主题审批设置量化要求,师傅教什么、怎么教,徒弟应该做什么、怎么做,在各自的清单上都一目了然,帮带指导更有方向性、更具针对性。
二、强基赋能增效,全方位开展岗位练兵。
抓好课堂教学主阵地。徒弟在课前邀请师傅审核指导每一节备课,在交流研讨中补不足;师傅先上示范课,徒弟听课后修改自己的教案,再上同课题的新课,在同课异构中找“钥匙”;充分利用新手汇报课、能手示范课、公开观摩课等平台,在说课磨课中练技能。学年内师徒人均听课100余节,全县共开展各级汇报课、展示课活动,讲汇报课、展示课3000余节。
用好技能大赛练兵场。坚持开展教学技能大赛,从教学能力、交互式多媒体应用、解题能力、粉笔字等四个方面开展比赛,以活动促培养,2000余人次参加校、镇级比赛,600余人次进入县级决赛,以赛促学,加快青年教师全方位成长步伐;坚持开展新教师课堂教学展评活动,由学科教研员主持,徒弟既是“选手”也是“观众”,师傅全程跟进,担任评委及时点评,达到相互促进、共同提升的目的。
打好能手评选进阶战。把教学能手评选贯穿始终,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利用“青蓝”新手汇报课选好苗子,公开示范课夯实底子,能手观摩课提质拔高,逐级推荐,层层选拔,年内培养县级能手60名,推荐28名能手上市参赛,13名获评市级能手,4名能手获得省级能手,青年教师争先创优热情高涨。
三、月考季核年评,全过程实行跟踪管理。
坚持县、镇、校三级联动,按照“一人一档,一事一记”要求,由师傅为结对徒弟建立成长档案,全方位纪实徒弟思想表现及工作实绩。常态化实行“月考”“季核”“年评”,建立“个人自评、师徒互评、单位测评、组织评定”四维评价体系,对师傅“教”与徒弟“学”进行科学评价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徒弟奖惩、晋升、提拔的重要依据,并与师傅绩效挂钩,切实推动结对师徒认真教、细心学。
县教研室结合教育教学大视导和新任教师跟踪培训,每月深入课堂听课评课,一对一指导教学;教师进校开展新任教师返岗实践指导活动,采用同课异构等形式助力青蓝结对;县局选聘38名省市级骨干教师担任兼职教研员,联合县教研室,每季度开展青蓝工程推进情况专项检查,采用听取汇报、查看资料、推门听课、反馈研讨等方式,逐校对青蓝工程实施情况全方位督查。
扶风县教体局每年对青蓝工程实施情况进行考核联评,今年以来,共有30名教师获评优秀师徒对子,18名指导教师获评优秀师傅,11名青年教师获评优秀徒弟,青年教师培养成效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