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凤县将城乡教育联盟作为落实“小县办大教育、山区县办强教育”理念的具体实践和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抓手,按照“问题导向、系统推进、精准施策、注重实效”的工作思路,“四力”叠加,助推了全县教育优质均衡、科学、健康发展,为书写“宝鸡好教育”凤县篇章增值赋能。
——以强统筹为保障,健全机制“聚合力”。按照“上下联动、整体推进、一体抓促”的工作思路,融合县教体局科级领导“条块结合”管理原则,成立由县教体局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块管领导为片长,各股室、局直单位负责人、联盟内各中小学校、幼儿园校(园)长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凝聚合力、整合资源、明确任务、细化分工、统筹推进。按照“对口帮扶、精准衔接、互利共赢”的工作原则,做优渭凤教育联盟和县域内城乡教育联盟双轮驱动,以“名校+”“名师工作坊”、联片教研、青蓝结对和送教下乡等为主要内容的“五位一体”联盟机制持续巩固深化。
——以提质量为核心,聚焦重点“提效力”。紧扣“双减”、“五项管理”、课堂教学、作业革命和“三个课堂”等内容,注重中小学课堂教学创新,深入挖掘优质教育资源,通过名师示范、教学视导、“空中课堂”、研讨沙龙等形式,持续打造好教研、打磨好课堂,抓差扶优壮中间,推动促进城乡学校课堂教学同频共振。立足县域实际,聚焦“超小校”“麻雀班”教学质量提升,着力打造“县教研室—区域学科教研中心—学校教研组”三级教研网络,集教学指导、教学督查、教学研究、教师培训等职能为一体,覆盖各学段、各学科的区域教研共同体,通过主题研讨、课题研究、教学诊断、专题讲座、示范引领、教学视导等形式,推动全县教学质量整体提升。2024年高考一、二本上线率连续两年攀升,职教高考从追赶方阵步入全市第一方阵,中考成绩再创新高,实现了“高原上起高峰、群高峰”的预期目标。
——以促规范为关键,优化管理“激活力”。将抓促学校规范化管理作为联盟的重要内容,依托集团化办学、“名校+”、校长论坛等联盟活动,结合“两项创建”,各联盟校深入开展“一体两翼”教育评价改革,全面推行“三个行动”(“新时代·新教育”系列行动、“四好”思政课创优行动和“3636”德育行动),深入实施凤县“四好教育”,助推“五个校园”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名校+”工程持续提质扩面,学校办学水平全面提升。全县创建成省级示范幼儿园2所,省级家园共育示范基地2所,1所幼儿园创建成为省级文化建设示范基地,1所学校被评为省级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4所学校被授予宝鸡市德育工作先进单位,1所学校被评为市级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10所学校被命名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全国学校体育工作示范校”“陕西省义务教育学校文化建设示范校”“素质教育暨质量提升优秀学校”等荣誉称号,实现市级一类幼儿园和普惠性幼儿园全覆盖,“两项”创建工作走在了宝鸡市前列。
——以抓考核为基点,强化落实“添动力”。严格落实《城乡教育联盟工作考核办法及考核细则》,坚持成效导向,突出绩效评价,对辖区内学校联盟体实行捆绑考核,将联盟成员校的发展成效作为对联盟主任校考核的重要内容,倒逼提升联盟工作成效。近三年,先后有5所学校荣获市级联盟示范学校,6名同志荣获市级城乡联盟优秀校长、优秀教师和优秀工作者,15所学校、20余名同志获得县级荣誉,为全县的城乡教育联盟工作树立了标杆、做出了表率。
细微见功力,实干出真章。随着凤县城乡联盟工作的深入推进和“聚变效应”的逐步显现,全县教育优质均衡水平持续提升,学校管理实现了同心同向,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数连年递增,社会满意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走上了科学发展之路,为全力打造“学好上、上好学、学得好”的“好教育”品牌,注入了强劲动能。(文/梁衍琪 审核/杨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