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眉县在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领域积极探索创新,以系统化、精细化管理为核心,多措并举,筑牢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屏障,近视防控经验在《三秦都市报》《宝鸡日报》等主流媒体报道,成为区域近视防控工作的典范。
一抓高位统筹,强化组织领导“引领力”。眉县成立由教体局牵头,市场监管局、卫健委等多部门组成的近视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常态化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科学部署防控工作,清晰界定部门职责分工。要求全县学校进一步健全近视防控工作机制,深刻认识到近视防控关口前移的重要意义,明确早发现、早干预的必要性、科学防控近视的紧迫性和高度近视的危害性。积极引导家长履行近视防控责任,以身作则控制“视屏时间”,有效预防学生手机依赖问题,推动形成家校社协同发力、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格局,为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保驾护航。
二抓数字赋能,提升动态监测“精准力”。严格落实中小学生健康体检和视力监测制度,确保每学期实现视力检测全覆盖。引入县视光中心“云服务”信息化平台,实现视力筛查数据实时采集与智能分析。针对视力异常学生,现场出具详细反馈单,并为其建立电子眼健康档案,依托云系统,对学生视力状况进行动态跟踪和分类管理,确保视力监测工作精准、高效,为后续科学干预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
三抓减负提质,增强课业管理“调控力”。深入推进手机、作业、睡眠、读物、体质“五项管理”,全面落实“双减”政策。创新作业形式,推行“书面 + 实践”的多元化作业形式,严格把控书面作业总量和时长。一、二年级不布置书写类作业,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合理规划学生作息时间,保障充足睡眠,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从根源上减少用眼过度问题。
四抓体教融合,激发体育锻炼“驱动力”。加强学校体育课程管理,开齐开足上好体育课,今年以来,将课间休息时间延长至15分钟。确保学生每天拥有不少于2小时阳光体育活动时间。鼓励学生利用每节课间走出教室活动、远眺,缓解眼疲劳。组建多样化体育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并推行假期体育作业制度,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增强身体素质,降低近视发生风险 。
五抓多维宣传,扩大健康科普“影响力”。以“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全国爱眼日”等为契机,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宣传网络。在眉县电视台《教育时空》栏目播放防近视科普节目,同时利用学校国旗下讲话、班队会、宣传栏、电子屏、公众号等渠道普及近视防控知识。各校结合实际,制定特色鲜明近视防控活动评价标准,积极开展眼保健操评比、手抄报创作、“爱眼护眼”知识竞赛、坐姿标兵评选等活动。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
六抓督导检查,保障防控工作“执行力”。由教体局、市场监管局等部门联合成立专项督查组,对全县近视防控工作开展常态化督导检查。严查重点区域近视防控产品虚假宣传广告,对全县眼镜制配场所计量器具进行全面校验。联合县关工委、疾控中心,县妇幼保健院视光中心、县视力健康科普基地开展“眼健康公益服务进校园”活动,已累计为40余所学校开展学生用眼卫生和预防近视知识科普活动,并为师生提供免费眼镜维修、清洗、校正等服务达8000余人次。
下一步,县教体局将持续加大近视防控宣传教育力度,深化家校联动机制,引导家长科学控制学生居家期间电子产品使用时间,有效减少因过度使用电子产品造成的眼干、眼涩、近视加重等情况,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爱眼护眼习惯,推动全县近视防控工作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