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2024届生物备课组开展了“寻找春天,感受生命之美”的特色活动。
出发前备课组长何宵老师强调了安全注意事项,要求学生在路途不追逐打闹,不私自离队,不大声喧哗,不随意攀折植物,在道路上注意交通安全。
从正德广场出发,曹婷老师首先给学生介绍了校园喷泉前花丛中的夜来香,夜来香属于藤状灌木,夏秋开花,香气浓郁,夜晚甚之,其叶、花、果实均可入药,可清肝、明目。随后带领学生欣赏了校园内的李花、木瓜海棠、樱花、木本绣球、玉兰、雪松等植物,并教会学生对常见花的辨识。
例如樱花:花瓣顶端有个豁口,花一簇一簇的。桃花:没有花柄,直接开在树枝上。梨花:花瓣洁白丰润,花蕊颜色深,略带红色。杏花:单朵开放在枝条上,花瓣圆圆的花萼鲜红,颜色分明。李花:又名“玉梅”花瓣没有豁口,花蕊、花瓣、叶子都是细细小小的。梅花:冬季开花,开放时没有叶子整朵花圆圆的。
从北院出了校门,我们向北坡出发。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一路美景,爬山途中学生们兴致盎然,边感受春的气息,边认识路边的植物,粉的樱花、黄的连翘和迎春、紫的紫槿,红的海棠。曹老师介绍其名称、所属类别,花朵的特点,及植物的药用价值。学生仔细观察不同植物的茎、叶,正值花开季节可以观察不同植物花的结构特点,识别同性花、双性花,花瓣、雌蕊、雄蕊等结构,把课本上的内容运用到对大自然的认识中,意义非凡。
在国家提出“双减”政策的大背景下,我们对学生的课程评价要更多元化,生物作业的布置更多样生活化,通过各种特色活动锻炼学生的身体,陶冶学生的情操,开阔眼界,提高学生的观察、考察、实验、操作、制作能力,能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生物学核心素养。课堂时间有限,利用课外时间开展具有生物学特色的活动,在活动中让学生感受生物学之美,感悟生命的奇妙,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