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深耕“第三课堂”,宝鸡市第一中学以拓展社会实践内容、丰富社会活动为抓手,深入开展“一中好研学”,弘扬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3月20日下午,2025届学生来到宝鸡市秦腔博物馆开启了一场特别的研学之旅。
同学们一走进展厅就仿佛置身于秦腔的历史长河中,这里陈列着各种珍贵的秦腔文物,墙上挂着各式各样的秦腔戏服,展柜里摆放着形态各异的秦腔乐器、道具,馆内的布展方式生动有趣,让孩子们在欣赏文物的同时,也感受到了秦腔文化的深厚底蕴。他们围着展台,用充满好奇与求知欲的目光端详着橱窗里的每一件展品,跟随着讲解员的脚步,同学们认真倾听,仔细记录,了解了秦腔的历史沿革、服饰乐器、典籍文档、著名表演艺术家、剧作家、秦腔班社,不时发出阵阵赞叹。
研有所思,学有所获。此次宝鸡秦腔博物馆研学之旅,同学们不但了解了中国非遗文化的博大精深,还通过博物馆这枚历史长卷中的书签,开启了上下几千年文明的神秘和美妙,更让同学们真正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培养了同学们的文化素养,加深了他们的文化自信,提升了同学们对于传统文化传承的社会责任感。
宝鸡市第一中学在“尊重生命,奠基幸福”的教育理念下积极推动教育改革创新实践,打造有温度、有情怀、有审美的“第三课堂”,让学生学会用美的眼光看世界,在美育教学中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从而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增长学生的见识才干和综合素质,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和爱国主义情怀。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校也将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深耕“第三课堂”,努力为学生们提供更多体验、实践、成长的机会,充分发挥实践教育在立德树人中的桥梁与纽带作用,进一步在德、智、体、美、劳的互动、共享中实现全面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