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促进我市初中体育学科骨干教师专业发展,建设高素质体育教师队伍,按照市教育局培训工作安排,2024年4月7日至13日,由宝鸡市教育局主办、宝鸡教育学院承办的2024年宝鸡市初中体育学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顺利实施,来自全市各县区共47名初中体育教师参加了培训。
本次培训紧紧围绕《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版)》要求,聚焦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紧扣参训者需求,设置丰富的培训课程,采用专题研修、示范观摩、技能训练、名校访学、微型课交流、总结汇报等形式,全面促进初中体育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
专家授课场景
专家引领明方向,共研课标强理念。在新时代背景下,体育教育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运动技能训练,而是融入了师德修炼、健康教育、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等多元化内容。
这要求体育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运动技能和高效的教学方法,更要有高尚的师德修养、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丰富的专业知识作引领。培训中,宝鸡教育学院院长李春杰从新质生产力讲解入手,深入浅出为参训教师作题为《弘扬教育家精神 争做新时代大先生》专题报告,引领参训者明确体育教师肩负的责任与使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信心与决心;教育部国培专家库成员、陕西省体育名师徐仕岿为参训教师深入解读《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版)》课标,引领参训教师更新教育理念,丰富知识结构,明确努力方向,搭建体育教育教学理论框架;在理念引领基础上,陕西省中小学体育教学名师、陕西省学科带头人梁斌为参训教师讲解新课标视域下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新样态,他运用丰富案例,带领参训教师直观感受“学-练-赛-评”一体化和指向核心素养生成的体育课堂教学新样态,有效提升体育教师课堂教学水平;陕西省特级教师、陕西省学科带头人、咸阳市教学名师乔亚君为参训教师细致讲授体育运动技术之中考体育项目训练技巧,他紧紧围绕新课标要求,通过丰富详实的案例分析,逐一捋清中考项目教学细节和难点问题,带领大家在新理念引领下消除教学困惑,明确教学方向。在专家高端引领下,参训教师增强了教育情怀,更新了教育理念,明确了前进方向。
精准指导提技能,实践训练增本领。为切实提升参训者篮球和排球实践技能,本次培训实践课程设计篮球与排球运动技能实操课程,分别聘请陕西省学科带头人、宝鸡市教育教学名师冯强和排球国家一级裁判员、宝鸡市优秀教师陈晓强为参训教师做实践技能提升指导。冯强老师从热身活动、核心力量训练、篮球行进中运球并投篮等项目入手,带领参训教师进行实操训练,并对参训教师的动作做规范化指导,纠正大家在日常教学中的误区,扫除技能盲点,获得切实提升。陈晓强老师针对排球训练难点做了详细的技法指导,并对排球裁判技能做了详尽讲解,他的自制个性化教具示范帮助参训教师获得清晰直观体验。两位老师的精准示范、细致指导帮助参训教师提升了篮球与排球实践技能,收获满满。
户外实践课学习场景
名校访学启新思,互学共鉴助成长。为进一步拓宽参训教师教育视野,启发参训教师课堂教育教学设计思路,提升其在新课标引领下的体育教育教研能力,本期培训设置名校“浸入式”访学活动,分别赴宝鸡市第一中学、陈仓区千渭初中两所学校观摩学习。两所学校对本次学习活动高度重视,依据课程设置要求,准备丰富的学习内容,活动组织务实、高效。在宝鸡市第一中学,参训教师通过观摩同课异构示范课和体育教研组教研活动、聆听体育教研活动的设计与实施主题微报告,对宝鸡市第一中学体育学科教学、教研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模式有了直观体验和认识,获得全方位、立体化、触动性学习收获。在陈仓区千渭初中,参训教师通过参观学校励志广场、体育场馆,聆听主题微报告,观摩体育课、激情跑操及学校射箭、篮球、足球特色社团活动等,对千渭初中“培养健康之体魄、阳光之性格、优异之成绩的现代中学生”办学理念有了直观认识并深受触动。它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对两所学校的观摩学习,参训教师开阔了视野,启迪了思维,收获了新知。
名校研学场景
微课交流共成长,总结反思促提升。实践是学习提升最有效的路径。为充分提升参训教师体育教学实践能力,本次培训设计了微型课展示和结业汇报环节。微型课展示环节聘请陕西省基础教育教学名师、陕西省学科带头人田菲做现场点评指导,并做《体育课堂观察方法与手段》微专题讲座,解决参训教师微型课讲授及课堂观察众多困惑,使教学技能得到有效提升。结业汇报环节中,五位参训教师代表对本期培训做了系统回顾与梳理,重点谈培训收获与感悟,分享训后落实新课标理念引领下的体育课堂教学提升计划。学院中学教师干部发展中心主任易宏跃对所有参训教师提出了希望,希望大家经过本期培训学习,努力做善于钻研的学习者、勤于思考的研究者,勇于探究的创新者,为我市的体育教育再添新绩,多做贡献。
微型课展示场景
结业汇报场景
学思践悟,启智增慧,共话体育谋新篇。本次初中体育学科骨干教师培训,积极落实国家教育方针,突出高端引领,精准实施培训,切实提升了参训教师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使参训教师获得了丰富的实践体验,拓宽了体育教育教学视野,明确了前行的思路和方向,为促进我市体育教育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