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正深,天正寒。
冬至大如年,
人间小团圆。
冬至,春之先声也,是我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2个节气,为了让幼儿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发现季节和气候的变化,宝鸡幼儿园开展了“冬至福至 春归有期”主题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了解冬至习俗,感受浓浓的节日氛围。
趣知冬至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冬至吗?
幼儿:我知道,冬至就是冬天到啦!天气会变得特别冷。
幼儿:听妈妈说,冬至那天黑夜会变得很长、很长。
幼儿:冬至也是一个节气,奶奶说冬至吃饺子不冻耳朵。
带着对“冬至”的好奇,孩子们和爸爸、妈妈共同完成了“冬至知多少”调查问卷,初步了解冬至节气的由来和习俗。
通过冬至小调查、主题分享会、亲子共读、绘本故事等,孩子们了解到冬至又称数九、亚岁,自古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气,重要性仅次于除夕,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制定的一个节气。它是冬天真正开始的日子,也是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
冬至小知识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此时北半球白天最短,夜间最长,是冬去春来转换的标志。冬至这一天是全年中白天最短、夜间最长的一天。
冬至三候
一候蚯蚓结
天寒地冻,蚯蚓蜷缩在泥土深处,静静等候大地回暖。
二候鹿角解
麋鹿的角到了冬至开始脱落,新的犄角慢慢长出来。
三候水泉动
冬至阳气初生,虽然还是冰天雪地,但冰面之下,泉水开始流动。
童绘冬至
在这个寒风凛冽却温情满满的冬至时节,幼儿用他们稚嫩的小手,创造了一幅幅充满创意与想象力的美术作品,将传统节气与现代艺术巧妙融合,每一件作品都承载着他们的热爱与祝福,也成为了幼儿园冬日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创意饺子
冬至到啦,孩子们拿起画笔,画出属于自己的创意水饺,并互相讲着吃饺子不会动耳朵的故事,真是太有趣了!
小手搓一搓、按一按、捏一捏,一个个漂亮的手工饺子出锅啦!看我捏的饺子,是不是很好吃啊?
梅花飘香
画一枝素梅,枝上开出梅花九朵,俗称九九消寒图,孩子们用吹墨点画的形式绘制出一枝枝寒梅,感受冬天独特的美景。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看孩子们用泡泡泥让枝头开出朵朵梅花,似乎飘出了淡淡的清香。
“堆”个雪娃娃
冬至到了,天气变得越来越冷,孩子们想和小伙伴一起堆雪人、打雪仗。瞧!他们剪一剪、贴一贴、画一画,“堆”成雪娃娃,期待着雪天的到来。
歌唱冬至
在通俗易懂的“数九歌”里,藏着古人的智慧,用儿歌的形式,生动形象地记录了冬至到来年春分之间的气候、物候变化情况,同时也表述了农事活动的一些规律。
品味冬至
俗话说:“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在寒冷的冬日,亲自动手制作一碗热气腾腾的饺子,从胃里暖到心里。宝幼娃娃与爸爸妈妈一起动手包饺子喽!
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既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也让温馨的亲子时光温暖了寒冷的冬日。
冬至已至,气温骤降。
世界渐寒但童心依旧温暖……
愿小朋友们、大朋友们
在这个温暖的冬至,
吃着饺子,
摸着耳朵,
平安喜乐。
在点点滴滴的仪式里,
迎接每一个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