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七月,暑意正浓,却挡不住教育者求知若渴的脚步。为深入贯彻落实新课标理念,全面提升初中化学骨干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实践能力,推动初中化学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由宝鸡教育学院承办的2025年宝鸡市初中化学学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于7月13日至18日顺利实施。来自全市各县区的50名初中化学骨干教师齐聚一堂,共同开启了一段为期六天的研修之旅。
本次培训以“践行新课标理念 创生精彩化学课堂”为主题,通过专家讲座、主题研讨、总结提升等多种形式,为参训教师搭建了学习交流、思维碰撞、能力提升的平台,培训取得预期成效。
一、专家讲座:理论领航,筑牢专业认知根基
本次培训采用“理论引领+主题研讨+交流反思”的模式,通过多元化的培训形式和丰富的培训内容,全方位提升参训教师的专业能力。培训期间,多位教育专家和一线优秀教师带来了精彩纷呈的专题讲座,为参训教师解读了新课标理念,剖析了初中化学教学的改革方向。
首场讲座中,学院院长李春杰作题为《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专题报告,引领参训者明确自身肩负的时代责任与使命,坚定为党育人的信心与决心。西安市教科院化学教研员庞学武老师以《新课标理念下初中化学教学评一体化设计与实施》为题,深入解读了新课标对初中化学教学提出的新要求,他围绕教学目标、教学活动与评价方式的协同设计展开阐述,结合具体课例剖析了如何让“教”“学”“评”形成闭环,为教师们在新课标背景下优化教学设计、提升教学实效提供了清晰的操作指引。陕西省名师、渭滨区新建路中学徐小军老师作了《新课标视域下初中化学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的专题讲座。她指出,大单元教学是落实新课标理念的重要途径,能够打破传统课时教学的局限,实现知识的结构化、系统化,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和核心素养的发展,引领参训教师对大单元教学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把握。省级学科带头人、陈仓区虢镇初中的王玉梅老师以《“情境、探究、评价”三维驱动创生精彩化学课堂》为题,从理论依据、实施策略与案例、三维互动模型和实施成效与反思四个方面展开讲授,内容紧密结合初中化学教学实际,为一线教师提供了可借鉴的教学新思路与实践路径。学院副教授颜燕以《新课标视域下跨学科主题教学的设计与实施》为题,聚焦学科融合的核心要义,解析跨学科主题的选题逻辑与实施路径,为教师突破学科壁垒、落实素养目标提供了实践参考。市教研室化学教研员冯海利以专业视角对2025年陕西省中考化学试题进行了细致剖析,从选择题的考点分布,到非选择题的能力考查侧重,从试题对基础知识的覆盖,到对学科素养的深度挖掘,进行了详细解读,为教学实践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宝一中张新昌老师以《注重研究,追求实效——2026届九年级化学教与学初探》为题,结合化学学科特点与学生认知规律,从学情分析、教材整合、分层教学策略等方面展开分享,既强调夯实基础知识,又注重培养探究能力,为毕业班化学教与学提供了兼具科学性与实用性的实践思路。
优秀一线教师的案例分享是本次培训的一大亮点。陕西省优秀教学能手、宝鸡市新建路中学的陈杨老师以《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化学课堂样态与实践路径》为题,从情景化课堂、探究式课堂两方面为大家作了详细案例分享。她结合具体教学场景,生动展示了如何将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等核心素养融入课堂,从目标设定到活动设计的实践步骤清晰可鉴,为一线教师提供了极具操作性的教学范例。在分享过程中,她展示了学生的探究成果、课堂教学视频片段以及教学反思,让参训教师深受启发。
二、主题研讨:思维碰撞,凝聚教学智慧共识
培训期间,小组主题研讨活动成为参训教师碰撞思维、凝聚智慧的重要平台。参训教师围绕“新课标理念引领下学生化学学习方式变革与课堂活力激发策略”“新课标下初中化学教学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如何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等主题进行深入交流与探讨。教师们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聚焦新课标落地实践进行深度研讨,以问题为导向,串联起教学实践的痛点与突破点,畅谈了在落实新课标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如教学理念转变难、教学内容整合难、学生差异应对难等。大家相互交流经验,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每一位参与者都沉浸在思想交融的专业氛围中,形成了许多有价值的教学共识。
在“如何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研讨中,教师们从教学目标设定、教学方法选择、课堂互动设计、教学评价实施等方面展开热烈讨论。有的教师提出要精心设计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的教师强调要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还有的教师认为要加强课堂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通过研讨,教师们拓宽了教学思路,凝聚了教学智慧。
在“新课标理念引领下学生化学学习方式变革与课堂活力激发策略”研讨中,教师们跳出传统教学的惯性思维,围绕“如何让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探究”展开热烈辩论。有教师结合“水的净化”教学案例,提出“任务驱动式学习”能有效激活课堂——通过设计“家庭水质检测”实践任务,引导学生在取样、实验、分析中自主建构知识;也有教师分享分层探究经验,针对不同基础学生设计阶梯式实验任务,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最近发展区”获得成就感。
针对“新课标下初中化学教学面临的挑战与对策”这一议题,一线教师们直面痛点的坦诚分享引发强烈共鸣。多位教师提到,落实新课标时面临“三重困境”:老教师习惯的讲授式教学与素养导向的探究式教学存在理念冲突;教材知识点与跨学科主题的整合缺乏成熟范式;城乡学生实验操作基础差异大导致分层教学难以落地。经过激烈研讨,大家梳理出“分步转型”策略:从单元整体设计入手,将传统课时内容重组为“情境—探究—应用”模块;建立校本资源库,收集整理可复用的跨学科案例;通过“师徒结对”互助破解理念转化难题。
三、总结提升:感悟沉淀,凝练教学创新灼见
短暂的一周培训,参训教师完成了从理念接受到行为转化的深度蜕变。专家讲座的理论滋养与一线案例的实践启发,在研讨交流中逐渐沉淀为可操作的教学智慧,催生出兼具创新性与实用性的教学灼见。教师们对新课标理念的理解不再停留在字面,而是转化为具体的课堂实践思路。曾困惑于“教学评一体化”落地难的教师,能结合单元教学目标设计阶梯式评价任务,让评价真正成为教学的延伸。面对学生差异这一难题,总结提炼出“分层探究+跨组互助”策略,鼓励不同层次学生组成互助小组,实现能力互补。跨学科教学的实践也有了进展。教师们从最初的“为融合而融合”,转向基于真实问题的学科联结。对课堂效率的理解也更趋深刻。教师们摒弃了“满堂灌=高效率”的误区,转而注重“思维参与度”的提升,通过优化问题链设计,让学生在阶梯式追问中实现认知跃迁。这种以思维发展为主线的教学创新,正是培训沉淀出的最珍贵的实践智慧。
通过为期六天的培训学习,参训教师在理论认知、教学技能、专业素养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提升,培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次初中化学学科骨干教师培训达成了预期目标。参训教师表示将以此次培训为新的起点,将培训所学的新理念和教学技能运用到实际教学中,不断探索创新,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为我市初中化学教育教学改革与教育事业发展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