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直属学校

宝鸡教育学院:赋能成长  聚力前行—— 2025年宝鸡市小学语文学科骨干教师培训顺利结束

编辑:小学幼儿园教师干部发展中心 来源:宝鸡市教育局 发布时间:2025-07-25 17:39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加快实施教师素质能力提升工程,2025年7月20日至7月25日由宝鸡市教育局主办,宝鸡教育学院承办的宝鸡市小学语文学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顺利开班,来自全市的51名教师参加了培训。本次培训以“更新理念涵养师德、实践探索深化专业、优化技术助力教学、增强研究科研带动”为主要内容,通过多元化的课程设置与实践环节,为参训教师搭建了学习交流与能力提升的平台。

部分授课教师掠影

更新理念涵养师德,筑牢教育根基。“既精通专业知识、做好‘经师’,又涵养德行、成为‘人师’,努力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学院胡光明副教授以《弘扬教育家精神  践行新时代教师的使命和担当》为题结合教育家的成长历程与教育实践,生动诠释了教育家精神的内涵要义,并激励大家要争取“经师”与“人师”相统一的时代“大先生”。他对生活的真知灼见,加上幽默风趣的授课风格,抽象复杂的知识在他的讲解下变得通俗易懂,春风化雨般让老师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对自己职业的神圣感使命感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与感悟。

实践探索深化专业,提升教学实效。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实践。为了让教师将先进理念转化为教学行动,本次培训聚焦课改后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从理念引领、提升内涵、课标解读到教学评一体化,从深度学习到整本书阅读,从大单元教学到跨学科融合教学等内容,全方位引领教师专业成长。授课教师不仅有资深教研员,还有一线教师,都有着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陕西省教科院李琦老师以《深度学习视域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为题,深入剖析解读深度学习的背景、概念及实施策略。李老师通过自身深耕语文教学的研究经验和大量调研数据的分析,用一个个鲜活典型的教学案例,为学员们呈现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奥妙之处和破题之法。宝鸡市教学研究室唐亚丽老师以《小学语文新课标解读与教材分析应用》为题,从课标解读入手让老师对2022版新课标有了全面的了解,再结合教学实践案例,深入详实地分析讲解,让学员对课标如何落实到课堂有了明确的认识。宝鸡文理学院附属小学安瑛老师以《核心素养视域下的教学评一致性实践探索》为题,从语文教学实质出发,围绕核心素养系统阐述了“教-学-评”三者如何形成闭环,真正实现从知识传授到素养培育的转变。宝鸡高新第一小学张丽侠老师对整本书阅读指导进行了专题报告,为引导学生深度阅读、培养阅读习惯指明了教学路径和方法。学院周红老师关于习作教学的小妙招给写作教学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活力,让写作更贴近学生生活。烽火中学赵文娟老师的跨学科融合教学,探索新课标下的多元学习体验,将语文、科学、美术、道德与法治等学科有机融合,拓宽了参训教师们的教学视野,为提升课堂实效提供了新思路。

增强研究科研带动,促进持续发展。教学研究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器。为提升教师的科研意识与能力,学院党委书记沈宏军以《看见教育思考 提升科研能力》为题,结合多年一线教研经历,向老师阐述了:从问题中找课题、从教学中找方法、从课标中找方向、从成绩中找成果。他指出课题研究离我们并不遥远,希望大家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以宏观视角将教学中的问题转化为课题,用科学方法推动教学创新,形成“研究——实践——反思——改进”的良性循环,让研究成果为教学服务,进一步促进大家专业成长。

优化技术助力教学,创新课堂形态。数字技术的发展为语文教学注入了新活力。宝鸡教育学院梁红利老师以《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深度融合》为题,与一线教师共同探讨如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教学过程。培训中,梁老师给老师们推荐了很多实用、高效的微信小程序、网站,学习了多媒体课件制作等知识,在这些现代化工具的助力下,会让课堂变得有趣,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互动交流深化认知,注重学用结合。互动交流是深化认知的有效途径,学用结合则是知识落地的关键。当思想在碰撞中激荡,认知便会突破固有边界。在主题研讨环节,班主任陈玲利老师与大家一起就《如何提升教师写作水平》展开了充分的研讨交流。陈老师抛转引玉,将多年来的写作经历分享给大家,引发了学员强烈的情感共鸣,大家也将自己的写作困惑一一进行分享。在互动中明晰认知盲区,在实践中夯实所学,方能让知识生根发芽,既见理论深度,亦显实践温度。

参训教师学习掠影

此次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通过理念更新、涵养师德、技术融合与科研引领,提升了参训教师们的专业能力,更激发了大家投身语文教育改革的热情。相信参训教师们会将培训所学所获转化为教学实践,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不断探索,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