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1月10日召开的宝鸡市高中教育质量分析暨新高考复课策略研讨会上,宝鸡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惠强提出了新高考改革“三四三”行动计划,为全市新高考综合改革平稳落地、县域普通高中特色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宝鸡市教育教学研究室紧紧围绕“深化课程改革攻坚、打造素养导向课堂、构建科学评价体系、推动区域协同发展”的核心战略部署,全面投身新高考改革实践,努力为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全力筑基新高考改革行稳致远。
一、锚定育人方向:构建高考改革的四梁八柱
新高考改革不仅是课程体系的调整,更是育人理念的系统性重塑,宝鸡市教育教学研究室聚焦三化改革路径:
课程实施标准化打通“最后一公里”。面对新课标、新教研、新高考的挑战,着力构建“专家引领+校本转化”的立体化研修体系,累计组织“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专题教研活动10余场,覆盖教师3000余人次。通过分层分类研培,确保教育理念的深度转型与教学实践的精准落地。
课堂转型深耕化激活教学新生态。创新开展“五新课堂深度调研”(新管理、新常规、新课堂、新教研、新高考),教研员年均深入各高中听课每校25节以上,三年累计完成课堂观察1000余节,形成专项诊断报告。通过精准把脉课堂问题,孵化出问题链教学、跨学科主题学习等特色教学模式,推动教学范式从知识传授向素养培育转型。
资源建设全域化夯实改革根基。针对基层高中资源薄弱现状,建成市县校三级数字化资源库,整合特色课程、教学设计等优质资源。通过宝鸡教育云平台,实现精品课、STEM课程、学生生涯规划等资源的全域流通,为基层学校提供系统化改革支持。
二、突破关键梗阻:锻造科学精准的教研引擎
新高考改革的深水区在课堂实践,宝鸡市教育教学研究室构建三大支撑体系:
师资培育实施“三段提质”策略。基础层开展全市命题大赛,提升教师学科素养、命题能力。骨干层实施“种子计划”,遴选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赴高考改革前沿地区学习。决策层举办校长领导力研修班,推动全市高中针对新高考制定校本化实施方案。
教研赋能构建复课指挥体系。建立“三阶四维”复课机制,分阶段召开复课研讨会,年均组织复课报告会、质量分析会等专题活动10余场。创新采用“多维度评价模型”,将艺体类、招飞等考生纳入分析体系。通过专家讲座、校际经验分享,确保复课方向精准高效。
质量监测打造全链条闭环。全年三次模拟检测形成“命题-组考-分析-反馈”标准化流程。组建市级命题专家库,严格执行“三审三校”制度(学科组初审、专家组再审、大数据终审),模考试题内容、命题方向、考试时间安排均与新高考高度契合,成为全省公认的质量检测品牌。
三、凝聚协同合力:融通区域教育的共进势能
新高考是系统工程,宝鸡市教育教学研究室着力构建三级协同生态:
市县校联盟破解发展失衡。建立县域帮扶机制,实施“基层学校帮扶计划”,组织教研力量下沉基层学校。针对基层学校开展专项支持,通过驻点指导、资源输送、联合教研等多元形式,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区域协作促进资源共享。建立跨区域教研合作机制,通过联合开展命题研究、教学研讨、专题培训等活动,共建优质教学资源池,促进区域间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区域教研辐射力显著增强。
职普融通拓宽成长通道。推动普职教育融通发展,完善特长生培养机制。将单招、艺体类升学纳入质量评价体系,推动学校建立“文化+特长”双轨制课程。同步提升职教质量,通过中职学校技能大赛等活动,持续拓宽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