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教研电教

宝鸡加速部署“AI教研员” 探索“人工智能+教研”新范式

来源:宝鸡市教育教学研究室 发布时间:2025-11-06 10:43

11月5日,宝鸡市教育教学研究室副主任吴琪带领信息化管理科、高中科等五科室相关负责人在千阳县城关镇中心小学参加了“AI教研员”应用提升现场推进会。千阳县教育体育局分管领导,各中小学校长、主管教学副校长、教务主任、“AI教研员”校级管理员,电教中心、教研室领导及工作人员60余人参会。

吴琪就国家重点项目“AI教研员”应用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 —“农村地区教师教学能力智能评测与教学精准辅助”做了推广指导。千阳县介绍了全县“AI教研员”应用情况和经验,与会人员观摩了千阳县城关镇中心小学示范课、教学成果展示,深度参与了“AI教研员”评课。

吴琪充分肯定了千阳县在“人工智能+教研”方面的推广提升和应用观摩活动。她指出,宝鸡市已有34所学校、847名用户注册“AI教研员”,总使用次数达1288次,并结合教研工作实际,就下一步“AI教研员”应用推广提出了三点意见。     

一是要深化思想认识,把握转型机遇。“人工智能,教育先行,教研先干,学校先试”。要充分认识“AI教研员”不是替代人工,而是为教研工作装上“智慧大脑”。它能破解传统教研覆盖面窄、诊断不精准、成果转化慢等难题,是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打造优质课堂的重要工具。

二是要聚焦核心需求,提升应用实效。要立足教学实际需求,让“AI教研员”深度服务教学全流程。课前助力教师精准定位问题、优化教学设计;课中实现教与学行为的实时监测;课后提供针对性改进建议。特别要注重发挥其在教师梯队建设中的作用,为新手教师提供技能指导、为骨干教师搭建展示平台、为专家教师提供研究支撑,形成阶梯式培养体系。同时要依托AI技术建设区域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库,实现资源共建共享共研。

三是要用好AI教研的反馈机制。用好反馈机制关键在于从“被动接收数据”转向“主动应用证据”,将技术生成的客观信息转化为教师专业成长和教学改进的实际动能。各学校要制定具体实施方案,要建立健全应用评价体系,定期开展交流研讨,及时解决应用中的难点问题,形成“应用—反馈—优化—提升”的良性循环。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工智能与教育数字化的重要论述,落实国家“人工智能+”战略,根据《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和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意见》,按照国家教育成果推广等相关安排,宝鸡市教研室已于10月30日在宝鸡高新第三小学开展关于“AI教研员”“人工智能+教研”应用教研等系列活动,为即将召开的宝鸡市“人工智能+教研”应用成果推广现场会做前期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