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支持IPv6
当前位置:
首页 > 长者专版 > 区县教育

陈仓区:区教体局与宝文理马克思主义学院举行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签约仪式暨思政课专题报告会

来源: 陈仓区教体局 发布时间:2024-11-21 09:06

11月15日,陈仓区教育体育局与宝鸡文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教体局二楼会议室举行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签约仪式暨思政课专题报告会。宝鸡文理学院党委委员、副校长凡明锦,区委副书记、区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柳鹏举出席签约仪式并讲话。宝鸡文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晓勇、党支部书记张选朝,陈仓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徐宏刚,区教体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卫东参加签约仪式。区政府副区长齐晓辉主持签约仪式。

签约仪式上,李卫东宣读了合作协议,并与刘晓勇共同签署合作协议;柳鹏举和徐宏刚为学院思政课专家教授颁发了陈仓区思政课指导教师聘书,刘晓勇和张选朝为我区部分学校校长和思政课省级教学能手颁发了学院兼职硕士生导师和专职研究员聘书;我区天悦小学校长史丽芳、宝鸡文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王红梅分别作了发言。

凡明锦指出,一要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本次签约仪式为标志,力促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在宝鸡落地生根。二要聚焦重点任务,着力提高一体化建设质量。以思政课融合贯通为重点,力促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硕果摇枝。三要抓住难得机遇,确保工作善作善成。以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为目标,力促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惠及广大师生、实现共赢。

柳鹏举在讲话中对签约仪式的成功举办表示热烈祝贺,对宝文理及宝文理马克思主义学院各位领导和专家的到来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讲好思政课,党中央和总书记有明确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强调要加强党对思政课建设的领导,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讲好思政课,宝文理马克思主义学院有鲜明优势。学院以其鲜明的学科特色、深厚的理论研究和扎实的实践教学,成为了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培养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的重要摇篮,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理论研究、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讲好思政课,陈仓区有迫切需求。近年来,尽管在思政课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实践探索,但仍然存在很多短板和不足,如“大思政”观还没有在广大教育工作者心中形成共识、部分思政教师缺乏相应的思政素养等等,如何始终保持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如何更好地引导青少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讲好思政课,必须构建“大思政”格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完善立德树人机制,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区与宝鸡文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携手,共同探索大中小一体化思政课建设的新路径。此次合作,我区将依托宝文理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优质资源,通过共建共享的方式,推动思政课程内容的优化升级,实现大中小学思政课的有效衔接和深度融合,共同打造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和时代特征的思政课精品课程,为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加快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发挥重要作用,最终实现让我区“大思政”平台“建起来”、“大思政”机制“强起来”、“大思政”课程“活起来”和大思政”格局“立起来”的目标,开创我区“大思政课”建设新局面,书写新时代思政教育工作的新篇章。

在思政课专题报告环节,刘晓勇教授做了题为《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的专题报告。李卫东主持了报告会。

刘晓勇教授凭借扎实的理论功底,借用鲜活生动的事例向全区中小学校长和思政课教师代表阐述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着重讲解了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的重大意义。报告主题鲜明、层次清晰、内容丰富、逻辑严密,政治站位高、思辨精神强、教育情怀深、学术素养厚,让与会同志提高了思想认识,增强了教育自信。

李卫东要求,一要做到坚持理论学习,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各位校长和老师一定要站在为国为民的高度办教育,永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二要做到坚持立足实践,切实提高育人本领。学校管理者要尊重教育规律,规范办学行为,不碰红线,守牢底线,让老百姓有更多的教育获得感。三要做到坚持目标导向,切实提高师德师能。广大教育工作者要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自觉把践行“教育家精神”融入职业发展全周期,始为培养更多更优秀的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作出更大贡献!

陈仓区教体局的领导和相关股室的主任(股长)、各镇街专干和初中校长、直属校(园)长、各镇街和直属学校思政课教师代表共150余人参加了今天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