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初心担使命 潜心育人谱新篇
——千阳县草碧镇中心小学何维亮师德标兵先进事迹
三尺讲台育桃李,一支粉笔写春秋。这一笔,提起便是整整十八年。自2002年9月,走上这三尺讲台,岁月渐渐磨平了青春的印迹,却丝毫没有消磨掉那份教育热情;时光让最初的那颗对教育的赤诚之心,更加深刻,更加坚定。转眼十八个年头飞逝,十八年里,他坚守教育理想,他永担育人使命;他以育英才为己任,他用爱与奉献写就教育人生。他便是何维亮同志,千阳县草碧镇中心小学党支部书记兼校长。
2002年7月,他毕业于凤翔师范学校;同年9月,他走上工作岗位,与教育的故事由此展开。从今起,道不尽,说不完。从一名语文教师,到教导处副主任、主任、学校副校长、校长,他坚持用自己扎实出色的专业技能潜心教育学生、推动学校发展;他牢记党员教师使命,示范引领,一马当先。从教以来,多次被县委、县政府评为优秀校长,被县局评为目标责任考核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2020年获“陕西省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没有壮语豪言,没有动魄惊心,有的是,一腔赤诚为教育,心底无私终不悔。
一、牢记初心,做好培根铸魂“引路人”
作为一名党员教师,作为学校带头人,他坚决落实党对教育工作的绝对领导,他坚持终身学习。加强政治学习,提高政治素养,学习理论知识,发挥引领作用。多年来,他认真学习十八大、十九大精神,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各级教育大会精神等一系列政治理论知识,加强党性修养,增强党性观念。他时刻以一名党员教师的标准要求自己。重大活动,踊跃参与;面对考验,绝不退缩;立足岗位,明确职责;创新方法,推动改革。通过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南寨镇中心小学荣获宝鸡市首批“高效课堂五星级实验校”;通过推动课堂教学改革,推出一批课改名师和课改标兵。其中,张勇杰老师已成为省级教学能手、省级学科带头人、省级特级教师。凭着自身出色的专业能力,何维亮同志成为了全县课改排头兵,明课改方向,树教师榜样,开课改新风。
作为学校党支部书记,他坚持以“先锋引领、骨干培树、师德建设、特色教育、文化育人”五大工程为抓手,坚持党建工作和立德树人、师德建设、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坚持“一岗一示范,引领一团队”支部工作模式,引领教育扶贫、队伍建设、家风传承,从而实现创建传统文化示范校、社团活动特色校、校园足球名优校目标;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促进党建工作与学校各项工作深度融合、全面发展。何维亮同志,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勇于担当,具有强烈的表率意识。
二、奉献爱心,撑起学生成才“艳阳天”
秉烛者,广永随。草碧这个远离千阳县城的小镇,物质条件与其他地区自是无法比拟。“师生牵手,结对帮扶”更显重要。每年9月,当新学年拉开帷幕,校长何维亮同志便亲自上阵,带头建立贫困生、学困生、德困生的“三困生”档案,责任落实,人员分配,定期帮扶,通过精神支持、学习指导、思想教育等方式,帮助草碧学子走出困境。
三年级学生小玲(化名)便是其中一个。父亲去世,原本就失聪失语的母亲也患有精神分裂症,这个小家窘迫不堪。十来岁的小女孩,早早挑起了照顾妈妈、维持生计的重担。新学期伊始,正在其他小朋友早已迫不及待踏进校门的时候,小玲不曾如约返校。何校长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立即联系到了小玲的监护人——姑父马某峰。
虽百般劝说,小女孩却一口拒绝。这急坏了何校长。放下手头工作,他驱车直奔小玲家。眼前的场面让一个从教多年、早已栉风沐雨的“顶梁柱”潸然泪下:屋内光线昏暗,仅有的几件家具是那样破旧,屋子里几乎找不到一样电器,破败的厨房一副烟黑色的老相,简易的泥砌灶台上,一口铁锅,里面还留着剩下的玉米粥,柴火零零散散堆在一旁……
进门前打好的腹稿不知道如何启齿,他明白,小姑娘的难处不仅仅是走进学堂。为解小玲后顾之忧,他想出来了一系列方案,一一落实。联系村委会,给予小玲家经济帮扶;与孩子姑父马某峰商议,平日里帮助照顾不能自理的妈妈;给孩子准备学习与生活用品,补习功课,疏导谈心。在这种细致入微的关怀中,原本腼腆、忧虑的小玲,渐渐找回对生活的信心,感受到集体的温暖,爱上了校园生活,重拾快乐童年。如今,小玲顺利升入初中,继续人生的下一个阶段。
如果要问何维亮帮助过多少孩子,他自己都无法提供一个准确的数字。在十八年的教育生涯中,他把呵护与关怀给了无数个“小玲”,他用大爱为困难学生撑起一片天。
三、凝聚匠心,打造学校发展“快车道”
在学校管理中,何维亮坚持民主、务实、和谐的工作作风,重视倾听不同教师层面的意见和建议,尊重老师的性格,尊重教师的思想。在学校的各项决策中,重视征询不同年龄结构教师的意见,善于吸取老教师的建议和意见,把学校的建设和每一个教师个体联系起来,让他们积极融入到学校的建设中来;每逢教师或其家属生病,他总是亲身前往探视和慰问;每逢青年教师工作稍有懈怠,他总是推心置腹地交谈,不知不觉中给予鼓励和帮助,以“春风化雨润无声”的方式推动着教师群体的和谐成长。
他知大义,存大爱。各类公益活动,他都冲在前面。每年的“送温暖"活动,他都是第一个慷慨解囊。年初突逢新冠疫情,学校在全县率先开展爱心捐献活动,他又是第一个捐款,并且发动全校师生进行爱心募捐活动。当有教师向他提出建议,是否进行宣传报道,他这样说道:“在这种大灾大难面前,我们不需要报道,因为这些本就是我们的爱心,和全中国人民一样。这,不是新闻。”其身正,不令而行。校长何维亮正是秉承着如此信念,以行动感染周遭,以行动带动行动,以行动引领前路。
四、倾洒丹心,激活教师成长“内动力”
“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为师者,当有高洁之精神,不阿之品行。何校长狠抓师德师风建设,以师风促学风,以制度开局面。组织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规范办学行为的通知》《抵制有偿家教》等文件,砥砺老师以浩然之气感染学生。
注重教师业务能力提升。定期举行“走出去、请进来”教学观摩指导活动,定期举办评教赛讲、课例竞赛。在丰富的活动中,教师教学水平稳步提升,教研氛围日益优化,青年教师不断成长。三年来,培养省市级教学能手5名,县级教学能手和优秀教师6名,累累硕果,师生受益。
德育为教学之保,班主任工作尤为重要。为加强班主任队伍,建立师徒结对制度,推行班主任工作承诺制,完善班主任工作考核机制。一系列活动的实施落实,班主任队伍愈发优化。一位位班级的大家长,践行着用爱心塑造学生,用真情感化学生,用榜样鼓励学生,用人格熏陶学生,将敬业精神落到实处。班主任津贴也极大提升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学校领导有方,教师协力同心。学校工作捷报频传,荣誉连连,成绩斐然。近三年来,千阳县草碧镇中心小学获得“省级平安校园”“市级法制校园”“市级青年文明号”“市级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组织奖”“市级优秀城乡教育联盟”“市级优秀城乡教育联盟扶贫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连续三年获得县教体局教育目标责任制考核优秀单位、体育工作先进单位、德育行动先进单位等荣誉;快闪作品《我和我的祖国》在宝鸡教育新干线展播,微电影《爱心传递》在市县获奖。他本人也屡获表彰,他以实际行动赢得了千阳教育同仁的一致认可和好评。
学者郦波先生有言,若身处黑暗之中,要为寻找光明而活;若身处太平盛世,便要为传递薪火而活。为师者,当如此。何维亮同志,牢记教育使命,不忘教育初心,坚守教育阵地。虽渺如米小苔花,仍灿然绽放于草碧之上。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他从不懈怠,从不抱怨,迎难而上,积极探索,为学校发展而努力奔走,为学生成长而奉献华年。他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为师之道,用理想信念唱响这曲教育之歌!